您的位置 健康 > 养生 >

肠胃不好,少在早上吃几类伤胃水果,善待自己的身体

“你知道吗?早上吃水果是金,中午吃水果是银,晚上吃水果是铅。”因为晚上没啥胃口,想吃点水果,就被我妈说了一顿。“您这个说

“你知道吗?早上吃水果是金,中午吃水果是银,晚上吃水果是铅。”

因为晚上没啥胃口,想吃点水果,就被我妈说了一顿。“您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您还信啊,书上说,我们人体的消化系统就像一台平稳运行的机器,不管什么时候提供原料,它都会一视同仁的处理,都会把它们消化成小分子,进行吸收。”

在日常生活中,“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每次看病,不少医生都会这样苦口婆心地敦促自己的患者。这句话看起来简单,但真正能做的人其实非常少。这时候很多人心里就会有疑问了,为什么医生老是会叫患者多吃水果呢?

据估计,2013年全世界780万人的过早死亡很可能要归因于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于800克/天。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一项研究证明:多吃水果的确会让人更长寿,因为当中含有丰富的类黄酮!

类黄酮,身体健康的强大“守护者”

近日,澳大利亚伊迪斯考恩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权威杂志《自然》上发布一项研究称,食用富含类黄酮的食物,可预防癌症和心脏病,特别是对吸烟者有效果。

(图源网络)

在这项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评估了23年来53048名丹麦人的饮食。结果发现,习惯性食用中等至高含量的富含类黄酮食物的人,都不太可能死于癌症或心脏病。此外,更加令人惊喜的是,对于那些因吸烟而患有慢性疾病风险的人来说,食用富含类黄酮的食物“保命”效果更明显。

我们知道,吸烟会增加炎症反应并损害血管,也容易因炎症问题诱发各种慢性病和疾病风险。

而类黄酮提取物有一定抗菌、抗炎症作用,可以通过调控炎症和免疫反应必需的酶类,来减少炎症介导剂生成和释放,从而起到抗炎效果。

类黄酮究竟是“何方神圣”?

类黄酮是一种植物色素,给水果和蔬菜提供颜色,它们还是强大的抗氧化剂,可以减缓蔬果和水果皮的氧化过程,这些抗氧化剂在我们的的体内有相同的作用,可以保护细胞膜不受自由基的破坏。所以,摄入足够量的类黄酮物质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而言是非常有好处的!

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丹麦的一个饮食、癌症和健康小组的数据,该小组评估了53048名丹麦人23年的饮食。

研究人员发现,习惯性摄入适量至大量富含类黄酮饮食的人,死于癌症或心脏病的风险较低。

此外,类黄酮还是植物性食品和饮料中含有的一种化合物。

上述研究发现:摄入富含类黄酮食物的人死亡风险普遍较低,而且在因吸烟导致慢性疾病的高风险人群和每天饮酒超过两倍标准量的人群中,预防效果似乎最显著。这些发现很重要,因为它可以作为鼓励人们摄取富含类黄酮食物,预防癌症和心脏病的证据,对这些慢性疾病高发人群很重要。

研究的参与者每天摄入约500毫克的类黄酮,患病风险可以有所降低。专家建议可以沿用这个结果,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群都适用于这个量。对于一些本身BMI大于30的人群而言,过多的摄入类黄酮会导致患病的风险大大增加。因为类黄酮的大部分来源是我们日常的食物,这个现象可以被理解为,胖子吃的越多危险也就越大,即便是吃很多的果蔬也不行,所以我们要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去酌情摄入类黄酮。

吃水果也有大讲究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每天应吃200—400克水果。千万别小看吃水果这件小事,有几个事情需要大家特别的注意:

一方面,大部分的水果膳食纤维和糖分含量都比较高,吃过多的水果易引起胃痛、腹胀以及血糖升高等。专家提醒:日常吃水果一定要讲究多样性,不要一味的只吃一种水果,最好是一样水果吃少量,这样可以既保证吃够量又可以让营养丰富起来。

另一方面,不少人在日常喜欢将水果榨汁饮用,实际上,榨汁还不如直接吃水果来得好。因为榨汁会导致食物内的膳食纤维丢失,损失维生素,降低身体的饱腹感,并且会导致血糖上升速度大大加快,这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吃水果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早上的时候,胃肠经过一夜的休息,功能尚在恢复中,肠胃不好的人在这个时间段建议少吃酸性太强、涩味不浓的“伤胃水果”。本身有肠胃疾病的人更加就不建议在这个时间段来吃水果了,尤其是柿子、山楂等。香蕉也不建议在空腹的时候食用,因为吃香蕉会加快肠胃的运动,会导致心脏的负担加重。

水果和蔬菜是类黄酮含量最高的食物,在生活中可以适当的吃一些深色的蔬菜以及多样化的水果,长期坚持下来对于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

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最讨厌什么水果呢?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19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