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黄庭坚说杜甫作诗韩愈作文,无一字无来历,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每次古诗的意象都这么有含义,作者们当时真的是能想到这么多嘛?前言先回答这个问题:我以为,可以用”莫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每次古诗的意象都这么有含义,作者们当时真的是能想到这么多嘛?

前言

先回答这个问题:我以为,可以用”莫须有“来解答。

我记得网上有一个段子,某位作家的文章被选入语文阅读题,这位作者看了答案说,我自己也答不对,一时成为笑谈。

可笑吗?

在古诗词的赏析上,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怀疑诗词鉴赏者们,也经常牵强附会呢?

和老街一起,把下面这几种情况分开探讨一下,您看看这种事到底应该怎么判断呢?

一、读者的牵强附会 王国维说张惠言深文罗织

晚唐著名花间词人温庭筠有一首《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清朝大学者兼诗人张惠言在《词选》卷一解读时,看出了其中有屈原”初服“之意:

此感士不遇之作也。篇法仿佛《长门赋》,而用节节逆叙。此章从梦晓后领起“懒起”二字,含后文情事。“照花”四句,《离骚》初服之意...

于是王国维就笑话其“深文罗织”:

“固哉,皋文之为词也。飞卿(温庭筠)《菩萨蛮》 、永叔(欧阳修) 《蝶恋花》 、子瞻(苏轼)《卜算子》 ,皆兴到之作,有何命意?皆被皋文深文罗织。“《人间词 话》

另外两首,分别是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苏东坡的《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初服之意,来自于屈原《离骚》: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脩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屈原说,既然我进取不成,反而获罪,那么我就回来重修休整的服装,把荷叶作为我的上衣,把荷花作为下裳。

初服,指修身洁行。

张惠言的意思是,男女之情的作品,有时候常常隐含着作者的贤人君子之志。因为他认为这几首词有意托兴,都有作者借此”言志“ 的意思。

王国维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他并不认为张惠言举例的这几首词有这种意思。王国维认为这几首都是”兴到之词“,没有那么多深意,张惠言想多了。

后面王国维自己举例,说李璟《浣溪沙》“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二句,“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张惠言想多了吗?

也许真想多了,也许没有想多。我们往下看。

二、无一字无来历-作者有意吗

黄庭坚评价杜甫韩愈时,有过一段很有名的话:

"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人能为文章,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陈言..........《答洪驹父书》

读过这段话,首先想到的就是,温庭筠的《菩萨蛮》品不出有”初服“之意,是因为我们读书少,或者读书不精。

因此,即使作者有深意,但是我们看不出来。

这种现象其实真得很常见。在阅读古人作品的时候,不仅我们有时看不出作者用意,即使古代的学者也未必能处处都能看出来。

很多诗词喜欢用典,有明典有暗典。不了解其用典,就不一定能理解其背后的含义。

南宋词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说到:

东坡性喜嗜猪,在黄冈时,尝戏作《食猪肉诗》云:“黄州好猪肉,价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盌,饱得自家君莫管。”

此是东坡以文滑稽耳。后读《云仙散录》,载黄升日食鹿肉二斤,自晨煮至日影下西门,则曰“火候足”。乃知此老虽煮肉亦有故事,他可知矣。

周紫芝初读苏轼《食猪肉诗》的时候,并不知道苏轼用典。古人尚且如此,可见现代人理解古诗词的难度。

草圣张旭《山中留客》诗写到: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沾衣”二字出于陶潜《归园田居》:“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知道典故的出处, 联想到“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就明白张旭《山中留客》不单描写了山中景色, 还有世道污浊、山水怡情, 劝人归隐的含义。

杜甫有一首著名的七律《阁夜》:

岁暮 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 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周紫芝《竹坡诗话》解读到:

凡诗人作语,要令事在语中而人不知。余读太史公《天官书》:“天一、枪、棓、矛、盾动摇,角大,兵起。”杜少陵诗云:“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盖暗用迁语,而语中乃有用兵之意。

周紫芝说“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暗用司马迁《史记·天官书》 ,其中有”动摇,角大,兵起“等词语, 有用兵之意。

可以看出杜甫作诗,一字一词,都非常讲究,只是我们不了解而已。

三、无一字无来历-作者无意吗

上面说到杜甫韩愈这类作者,其诗文无一字无来历。但是结合张惠言与王国维的不同看法,我们会发现,还有一种可能。

就是,虽然”无一字无来历“,但是作者真得可能”无意“为之。

也就是说,温庭筠的《菩萨蛮》可能真得没有用典,也没有其他的什么言外之意。

但是因为温庭筠熟读《离骚》,这种”初服“之意深深印在他的脑子里。因此做诗词的时候,无意之间就带了出来。

就像很多人有口头禅一样,出口带脏字却浑然不觉,不由自主做到了”无一字无来历“。

《唐宋诗醇》中,就认为杜甫未必每首诗都有意如此:

少陵所以独立千古者,不在有所本也。读书破万卷,偶拈来即是耳。诗三百篇岂必有所本哉。《唐宋诗醇》

陆游又有不同的认识:

今人解杜诗,但寻出处,不知少陵之意,初不如是。..........且今人作诗,亦未尝无出处。渠自不知,若为之笺注,亦字字有出处,但不妨......《老学庵笔记》

《唐宋诗醇》说,杜甫读书太多,下笔就有出处,不经意之间就露出了学问。

《老学庵笔记》说,杜甫作诗其实未必想过有什么出处。好比作者自己不知道偶合某出处,但是赏诗者非要给人家作笺注,瞎解释,当然也算字字有出处......

这大概就是王国维与张惠言有不同看法的解释了。

四、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

那么张惠言错了吗?

清朝学者谭献的一段话:

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复堂词录〉序》)

意思是说,作者未必有这个用心,但是读者未必读不出这个意思。

好比我给赵本山画了一幅画,可是在我哥们的眼里,我画的是马云。还有一部分人说我画的是宋小宝。

作品一旦写成以后,还需要读者的认识,才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当然了,有时候并不一定是作者希望的结果。

用大家常见的话来说就是: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据说在清朝雍正年间,翰林院庶吉士徐骏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之句被杀, 您说他冤枉吗?

可以说他冤枉,也可以说不冤枉。自己不注意作诗的多重含义,难怪人家要多想了。

苏轼的乌台诗案不也是这种情况吗?多亏了有王安石等人给他说情、解释,好歹九死一生恢复了自由。

结束语

回到题主的问题:

每次古诗的意象都这么有含义,作者们当时真的是能想到这么多嘛?

古诗的意象,有很多具有多种含义,无论作者是不是真得想那么多,不妨碍读者多角度理解。

另外不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时代,也会造成不同的理解。例如叶绍翁的“一枝红杏出墙来”,到了明朝小说里,“红杏出墙”就有不守妇道的意思了。

再回到前言中的那个段子, 这位作者说,我的文章做考题,但是我自己都答不对,其实也没有什么可笑的。

诗文中隐藏的含义,也许是作者有意为之;也有作者不是有意为之,但是不经意间偶合典故;也许作者未必有意,但是其中字句很容易令读者产生联想;还有当时无此意,后来条件变了,于是衍生出其他的含义。

套用谭献的话说: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

@老街味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0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