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谥号"忠",是怎么变成明朝臣子眼中的"香饽饽"的

中国古代的谥号是指皇帝、皇后及官员在死后,由后人根据其历史功过,拟定的高度概括与评价逝者一生的称号。谥号通常分为美谥、平

中国古代的谥号是指皇帝、皇后及官员在死后,由后人根据其历史功过,拟定的高度概括与评价逝者一生的称号。谥号通常分为美谥、平谥、恶谥三种,分别起赞扬、同情、否定三种作用。

到明朝,统治者沿用唐宋期间三品给谥的制度,对三品以上的贤能大臣给谥。在明统治近三百年的历史中,据史书记载,证谥“忠”官员共计121人。忠者,危身奉上、险不辞难。“忠”的谥号,对明朝的官员来讲,也是一种认可与激励。一、 明代官员“忠”谥的内涵

《逸周书·谥法解》中“忠”意为“危身奉上”,即哪怕伤害自己也要侍奉君上。在郭良翰所撰《明谥纪汇编》中的“忠”则有了更加充分全面的释义:“危身奉上”、“盛衰纯固”、“临患不忘国”、“推贤尽诚”、“廉方公正”与“杀身报国”。

1、军事上的忠——身先士卒之忠

明朝获得“忠”谥的官员多有军功在身,他们“临患不忘国”,为国家、君上舍生忘死,危身奉上即为此意。孔子曾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明朝获得“忠”谥的官员恰有此志,他们不畏敌人、不怕牺牲,愿以一己之力换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以于谦为例,他是永乐年间进士,曾经随朱瞻基亲征,平定朱高煦之乱。以文官之身入军,以慨然不屈之态于朝堂怒喝朱高煦,斥责得汉王两股战战,汗流浃背。

在正统年间,于谦遭太监王振打压,降职为大理寺少卿,后王振蛊惑英宗御驾亲征,讨伐瓦剌也先,但英宗却反被也先擒拿俘虏。面对朝堂不绝于耳的“南迁”之议,于谦力排众议厉声道:“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在他坚持下,他带领二十二万将士共同守卫北京,发起后世称道的“北京保卫战”,扶代宗继位保卫国本。景泰八年,英宗复辟,于谦遭石亨、徐有贞等人诬陷,含冤而亡,直至明宪宗时,才追谥“肃愍”,到明神宗时,改谥“忠肃”。

于谦之忠,在于大难之际忠于国家社稷,在危难之际挺胸而出忠于祖国江山,是战争沙场之上的身先士卒不惧不悔。

2、政治上的忠——死谏之忠

在朝堂上,“忠”还有另一种表现,在于为了国家社稷安慰,以死相谏之忠。对于大多数文官而言,鲜少有机会可以上战场杀敌,报效祖国,但是他们在朝野之上,往往又不惧强权,一心为国为民之慷慨。明嘉靖年间著名文臣杨继盛,曾力劾仇鸾、硬击严嵩,在监狱中久居三年,最终为严嵩所害,他临刑前赋诗:“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这种不惜付出生命也要谏诤的行为,恰如屈原在《离骚》中所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种为国为民、视死如归的精神既是对国家之忠,也是忠于自己的道德与品格。概而言之,这种行为大概是一种“从道不从君”的信仰之“忠”。

为人臣者,既要忠于君王,也要忠于道义,只忠君王容易谄媚阿谀,只有在忠君的基础上坚持道义的力量,坚持国家社稷的第一位,坚持为国为民的底线,才是真正的士大夫“忠”之道。二、明代官员“忠”谥的概况

在明代,官员的谥号通常取二字,如果其中一字取“忠”,则是对该官员至高无上的褒奖,是一种巨大的政治荣誉。

1、武官谥忠,以军功为尊

在明太祖时期,就有不少开国功臣死后谥号带“忠”,《明太祖实录》,明朝开国功臣孙兴祖,曾随朱元璋北征,死后获封燕山侯,谥忠愍;成化年间的毛吉,曾担任刑部广东司主事、广东佥事,死后谥号“忠襄”;吴克忠曾随朱棣出征瓦剌和阿鲁台部,土木之变中战死沙场,去世后被追谥“忠勇”。

明朝大部分获得“忠”谥的大臣都用军功在身,这是因为对于皇帝而言,为他、为祖国江山卖命是最直接、最简单的可以体现臣子忠心的表现。

2、文官谥忠,仗义直言为尊

在明朝历史中,忠的谥号并不仅存与武官之中,也会赐予文官。但文官谥“忠”又分为三种情况:其一在于,明朝战事之中推崇文官治兵,如于谦、郭应响、蔡道宪等人,均是以文官之职行武官之事,有一定军功在身或最终战死沙场。

其二在于,仗义执言、激烈谏诤的文官也会被追赐“忠”的谥号,如邹智、沈炼、魏良弼、杨涟、周顺昌等;其三在于,深受皇帝信任的大臣,也有一定几率在去世后获得“忠”的谥号,如胡濙、叶向高、温体仁等。

以杨涟为例,他是万历至天启年间的著名谏臣,与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共称“东林六君子”。杨涟从常熟知县到兵科都给事中,天启五年担任左副都御史,他在朝廷任职期间紧密关注“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致力于弹劾以魏忠贤为代表的阉党,最终被魏忠贤诬陷下狱。

临刑前留下慨然血书:“涟今死杖下矣!痴心报主,愚直仇人;久拼七尺,不复挂念。不为张俭逃亡,亦不为杨震仰药,欲以性命归之朝廷,不图妻子一环泣耳……惟我身副宪臣,曾受顾命。孔子云:“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持此一念,终可以见先帝于在天,对二祖十宗与皇天后土、天下万世矣。大笑,大笑,还大笑!刀砍东风,于我何有哉?” 直到崇祯年间,杨涟才获平反,追谥“忠烈”。三、明代官员“忠”谥的原因

谥号是对人一生是非功过的评价,是我国古代独有的官员文化,统治者通过赐谥来褒扬、激励下属官员。而明代是我国古代官员谥法、谥号承传发展的重要时期,它取消了官员的恶谥、唐宋的议谥、驳谥,谥号也更加具有意义。

其中,“忠”谥的颁布更具有严格的审核与要求,对臣子谥号“忠”,是对其品性、能力的重要认可。但是,什么样的臣子才可以获得忠的谥号?这就需要从官员的品级、得谥资格等因素来进行分析。

1、依照品级划分

谥号是由皇帝赐下的,通常需要严格依照品级来评定是否有资格获谥。在先秦至汉,谥号是同爵位一起存在的,有爵方有谥,谥号只给予封有爵位的贵人。魏晋南北朝时开放了谥号的资格限制,有功勋的官员也可以获得皇帝赐谥号。从隋朝开始,谥号的范围扩大到了三品以上,这一标准也一直延续下去,直至明朝。

明朝沿袭唐宋的谥号制度,从三品以上的两京大臣中选取贤能、有功勋的大臣准予给谥。明朝时,一品得谥的大臣最多,二品以下的达成就多要选取其中优秀的、贤能的臣子。但是,明朝历史悠长,其中也有官员是身居要位,但是品性不端,靠阿谀奉承、取信皇帝来获取美谥,如嘉靖时的道士邵元节谥“文康荣靖”、陶仲文谥“荣康慧肃”等。

2、重视工作业绩

工作业绩是衡量一位大臣能力的体现,也是权衡与评定大臣是否能得谥的决定性因素。万历年间礼部有明文规定“申明谥典,文武臣各行所司,查生平履历,有无论劾,广加咨询,必其节概为朝野之具瞻,勋猷系国家之休戚,公论允服,毫无訾毁者具议,请上裁。行业平常,虽秩隆毋许滥议。上诏纂入会典。”

工作业绩是在品级划分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化,从中选取真正忠君为民的大臣。同时,在特殊时期,以工作业绩来衡量是否给谥甚至要大于以品级论处。

以洪武年间,官从五品的翰林待制王祎,他曾出使云南,面对元朝遗留势力梁王的威逼,慨然斥责辱骂:“天既灭汝元,命眷我大明混一天下。汝如爝火余烬,岂能与日月争光? 我奉上命,必不为汝屈。汝以凶威逼我,我宁畏死耶?”,其后当场自刎。这种捍卫国家气节的行为使得王祎在死后获得“忠文”的赠谥。

3、皇帝高度集权

明朝相较唐宋,中央集权进一步加深,平衡君臣关系成为了执政极为重要的关键。对此,谥号就成为一种有效的表现皇恩浩荡、鼓励及威慑朝臣的手段。明学士丘浚曾言:“自古谥皆请于君,春秋之世犹然,后世始以属有司,我朝始复古制,凡大臣有功德于世者,其谥皆上赐云。”

皇帝赐谥是对官员平生功绩与人品的认可,但这并不是纯然客观的,有时候完全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喜好。如嘉靖皇帝颇为宠爱道士邵元节,就在他死后赐谥“文康荣靖”,开了明朝四字谥号的先河。这种高度集权下的赐谥行为,极大的践踏了谥号的公正性,让本应起到奖惩、示范作用的谥号不再具有公平与正义,极大的消磨了臣子、后人对谥号的崇敬。

明朝的“忠”谥是忠君,忠国,“忠”的谥号下是一种内化的儒家家国精神,这种精神可以有效的激励大臣为国家、为君王抛头颅、洒热血,践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准则。

“忠”是为人臣者的理想境界,是官员在政治道德层面的自励目标。明代官员的“忠”谥对整个政坛都有激励作用,对国家也起到维稳作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0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