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从《红楼梦》看康乾时期艺人的生存状态,为何贾府要建立戏班子

《红楼梦》被誉为我国四大名著之首,对当时的贵族生活有极其细致的描写,不管是他们的饮食还是平时娱乐活动,曹雪芹都写得细致入

《红楼梦》被誉为我国四大名著之首,对当时的贵族生活有极其细致的描写,不管是他们的饮食还是平时娱乐活动,曹雪芹都写得细致入微。

但在红楼梦几百个人物角色之中,地位最低下的不是故事里面的丫鬟仆人,反而是一些面容姣好的戏的艺人。

在文章中,这些艺人身份低下,不仅可以被随意处置,当成炫耀的玩意儿,身家性命也不能由自己做主,尽管在故事中芳官等女孩子活的张扬肆意,热闹过去了,她们便没有了交代笔墨。

一.建立家班的原因

明朝时期,戏班子文化已经非常繁华,许多富家子弟,都以豢养歌妓为乐。但是在清军入关之后,明朝的大族大多家财散尽,他们豢养的戏班子也四散奔逃。

等到清朝政局稳定,开始逐渐向中原文化融合的时候,这些戏曲表演者才重新活跃在了人们面前。

在清朝初期,当朝统治者明朝毁灭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世家大族骄奢淫逸,平时不允许官员在家里豢养唱曲儿的艺人,表面上明令禁止,但是官员们私下里依旧以养着戏班子为一种骄傲,因为这是一种显摆炫耀的象征。

还有一些人为了讨好当时的当权官员,会拿着艺人做礼物,一个长相漂亮,歌喉清亮的戏子,要比什么玉器金银值钱多了。

1. 主人娱乐需求

在古代,人们没有手机电话,娱乐方式非常寡淡,不是在院子里面逛街,就是写诗绣花。贾府人在平常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日子里,听戏就是最大的娱乐方式。

《红楼梦》第四十回记载,贾母在听到乐器声音之后,倏地想听曲子,直接就让家里的艺人在园子里面搭台唱了起来,宝玉看了《牡丹亭》来了兴致,就能让班子里的小女孩儿立刻唱上一首“袅晴丝”等,通俗一点来说,这就是一个点唱机。

如果没有这些戏班子姑娘,贾府人不能那么轻易听到曲子,来了兴致,只能出门跑到戏院,姑娘们还会遭到这样那样的限制。而家里面的戏班子就能随时随地开嗓,可以按照每个人的喜好表演节目,芳官唱《寻梦》时就可以按照贾母的意思改变乐器的使用方式,《惠明下书》也不需要顾及刻意的规矩,主子喜欢什么立刻就可以得到反馈,有些时候还可以让人唱自己写的戏曲,便捷又有成就感。

2. 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

在故事之中我们看到的戏剧已经不单单局限于一种娱乐演出方式了,在当时的上流社会中,这些戏班子也是达官贵人们交往的媒介礼物。

清康熙年间,一介书生俞锦泉养了不少戏班子,经常借着唱戏的名号结交名流,以此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原著第八十五回,贾政升了官,金陵王家和不少亲戚朋友都来贺喜,送来的礼物正是那些家中豢养的艺人。在当时年代,如果家中组建了新的戏班子,请亲戚朋友来看上一看乐呵乐呵,是非常重要的交往形式。

如果不把戏班子里的艺人看成是身份平等的人,把他们当做是一个摆件儿,那么技艺精湛的便可以抵得上是珍贵古董,当时就有不少人借着这些艺人当成是阿谀奉承的工具,把他们当做是珍惜玩意儿献给上级,以此来获得青睐和升迁的机会。

曹雪芹写戏班的姑娘写的流畅,得益于他少年时期的经历。曹雪芹的舅祖父李煦曾在奏折中对当朝统治者献宝:写他近日来寻了不少女子,正在教唱戏,希望能够以此来博得皇上的欢心。

在当时那个阶级极为明显的时代,从小被卖到戏班子里的人并没有基本人权,他们可能会在某段时间获得主子的宠爱,这种爱是有条件有保质期的,等到年岁渐长,不再像年轻时候一般青春美貌,他们就会被弃如敝履。

3. 为了满足封建礼仪的需要

在康乾时期人们在款待宾客的时候,往往会在家里举办各种享乐活动,而在这种想法活动,戏曲表演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养一个戏班子,等到客人来了,拉起一个台子,唱上几个时辰,这和举办宴席游戏性质差不多。曹雪芹家中深受皇上宠信,在康熙皇帝南巡的时候,曹雪芹的几位长辈就为迎接皇帝而养了不少戏班子。

这也和原著之中元春省亲相应和,在建造的大观园之中,贾府也购买了不少的女童。

官宦大家养的戏班子越多,也显示着皇帝的娱乐活动渐渐的变成富家官邸的消遣日常。

二.家班艺人的来源

虽然有些名角看上去非常风光,但是他们年老色衰之后的生活却无一例外的无比凄惨。在班子里面谋生,靠的就是嗓子和样貌,年纪轻长的漂亮的时候,主子放在手心里宠着,可以活的潇洒,甚至能够和原著中的芳官一样,在贾宝玉的背上靠着睡。

五十八回中,贾府因为老太妃去世,不得不遣散家里面的伶人,那些无家可归的人自述“虽有父母却只以卖姐妹为事”,“父母已亡被叔伯兄弟所卖”

“朱门大道边,堂高郁嵯峨”,“千金买吴儿,命工诲之歌”,“忽见满镜霜,奈何吴儿何”,曾经风光一时的伶人没有能力掌握自己的命运,像是一飘浮在湖面上的枯枝,随波逐流。

当时年代,伶人有祖上获罪被罚没为奴的,也有家境贫寒,不得不出来卖儿卖女的,但不管是什么形式,都改变不了他们被侮辱而被侵占的本质,这也体现出了封建社会阶级森严,底层人民生活悲惨的痛苦。

封建社会里面贵族生活看上去光鲜亮丽,但是这背后,却是由大多数底层人民的血汗堆积起来的。在家庭败落之后,曹雪芹也意识到了这最悲哀的一点。

三、家班艺人的生存状态

明清时期,像贾府伶人一样不受苛待的并不多。大多数人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他们可能会被小贵族买去,被疯狂的压榨使用,更倒霉的则被倒手多家。

1、更改姓名以艺名为生

在做伶人之前,不管家境再怎么贫困,这些孩子都是有自己本来名字的。若是一朝被卖掉,他们就失去了拥有自己名字的权利,也就失去了人权,只能由主人赐予昵称。宝玉给芳官改名“耶律雄奴”,湘云让葵官改名“韦大英”,这只不过是主子们一句玩笑想法,一些人根本就无力反对。

在人们的心中,班子里面的人,从事的是取悦别人的行业,非常低贱,因此如果父母把孩子卖到了唱戏人手里,那么他们就会把孩子从家谱之中剔除,连姓氏都不配拥有,从此伶人没有了父母之说,生命被完全地攥在主人手里。

2.被禁锢自由如同“笼中鸟”

在原著里,结局最理想化的莫过于龄官,她有着爱恋自己的贾蔷。在《红楼梦》第三十六回,贾蔷买了一个会变戏法的鸟雀回来,本以为这可以逗一逗常年不能出门的龄官,没想到却让对方非常愤。

“你们家把好好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学这个劳什子还不算,你这会子又弄个雀儿来,也偏生干这个!你分明弄了他来打趣形容我们,还问我好不好!”

这几句话虽然夹杂着小女生闹性子的赌气,但这确实也是戏班子伶人的悲惨现实。总有人觉得唱好了戏,得了宠爱会风光无限,但却没有人问过他们是不是真的喜欢唱这种戏曲,是不是真的喜欢放弃自己的自由。

就算是有志气自立门户的伶人,面临的困难也是不可想象的,首先离开了主人的庇护,他们就没有了固定的生活来源,很有可能会饿肚子,很有可能会无处可去。如果太过出挑,没有主子的庇护,还有可能会被其他人抢走凌辱。

3.没有尊严饱受歧视和侮辱《魏书·刑法志》中有记载:诸强盗杀人者,首从皆斩,妻子同籍,配为乐户;其不杀人,及赃不满五匹,魁首斩,从者死,妻子为乐户。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唱戏的乐户地位非常卑贱。古代有“贱民”一说,唱戏的就属于其中。俗话有三教九流,三教为佛、道、儒,而唱戏的戏子就是最低位的下九流一列。

作为没有人权的物件,他们没有参加科举考试,没有从政的权利,没有穿着普通服饰的权利,更没有和其他平民百姓结婚的权利。

种种规定之下,许多人将戏子妓女划为一类,如果书香门第之中出了同戏子交往的少年,那必定认为这是有辱门楣。作为一种极其残酷的惩罚,人们都认为戏子是对一个人身份品行最大的侮辱。贾政知道儿子和戏子蒋雨菡交往之后,正是下狠手,将宝玉打的半条命都没有了。

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也非常真实的写出大家对戏子的态度。

第五十八回,抚养芳官的干娘生气,直接辱骂她“戏子没一个好缠的,凭你什么好人,入了这一行,都弄坏了”,奴才上位的姨娘更是直接认为戏子都是“小娼妇养的”,“娼妇粉头”,能够被伺候别人的奴才瞧不起,可见戏子的地位有多低微。

就连一直行善爽利的探春也觉得“那些小丫头子们原是些玩意儿”,慈眉善目喜好佛法的王夫人又说“唱戏的女孩子,自然是狐狸精”。

湘云只不过说了一句芳官有几分像黛玉,黛玉就气的当场变脸,哭啼啼地反击“拿我比戏子取笑”。连黛玉都如此,当时的社会文化已然深入人心。

曹雪芹笔墨不啰嗦,寥寥几句话就写出了当时戏子生活的不容易,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康乾时期的社会歧视其实非常明显严重,戏子们处于被玩弄随意处置的可怜环境之中,他们的存在是封建社会黑暗最显著的表现。

不管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下,把人当成是一件物件儿,随意凌辱都是非常不可思议且令人难以忍受的。越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越不能设身处地的体会到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共情和平等。

只是因为某些贵族们的爱好和需求,他们就要失去自由的普通生活,被强安上一辈子只能唱戏的任务,更可悲的是,等到他们老去连戏都唱不了的时候,人们依旧会对他们饱含着歧视。运气好的可能会成为主子家里面的奴仆,至此有了安稳的生活,运气不好的则被随意的发卖了,理想的结局就是被主子看中抬为姨娘,虽然依旧会饱受白眼,那也比其余生死都难以保证的同行人要好太多了。

贾府对外的形象一直都是和气仁爱,不苛待下人,但就是在这种环境之中,人们却可以对唱戏的姑娘们随意打骂,动辄恶语相向,“狐狸精”“娼妇”,多么难听的话都说得出口。

作为年少时期经历过贵族生活的曹雪芹,自然在家中看到过戏子们受到欺辱的景象,因此他写出来的文字,反映现实的程度是比较高的,所有人共同的社会共识就是伶人下贱,他们的悲惨生活从进入户籍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就算是到了民国时期,有了名角戏子的出现,大多数人当然是不能接受他们的平等身份。电视剧《大宅门》里,白家小姐想嫁给一个名角,不管对方多有盛名,长辈都是一致反对。就算压迫戏子的封建社会已经灰飞烟灭,但是这种长时间留存下来的历史文化影响依旧会挥发一段时间。

四.小结

《红楼梦》里面伶人的生活只不过是冰山一角,生活悲惨的戏子是当时社会上随处可见的一种常态现象,其背后真正的原因,其实就是封建社会吃人的等级制度和畸形的思想观念,生活在平等社会中的我们,可能很难想象这些被当成是路边玩意儿的伶人,是如何度过被歧视一生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0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