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流动的帝国!宋朝繁荣的经济下,是一种流动而永不停歇的信仰

我国的两宋时代,虽然朝廷在军事上难以达到汉唐鼎盛时期的高度,国家政权长期受到外来游牧民族的威胁,但是在这一时期的经济却创

我国的两宋时代,虽然朝廷在军事上难以达到汉唐鼎盛时期的高度,国家政权长期受到外来游牧民族的威胁,但是在这一时期的经济却创造了华夏封建王朝最为辉煌灿烂的一页。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宋朝如此繁荣的经济背后的核心要素——流动!

一、一切都要从定都开封说起

自宋太祖赵匡胤立国开始,北宋的国都便确立在了开封!这一次定都有着极不寻常的意义,因为以往的华夏大一统王朝的都城选择大多是长安、洛阳,而开封从未做为全国性的首都存在过。那么定都开封这样的选择,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在这里小编可以直白的告诉大家,这是华夏封建王朝立国思想的一次重大转变!

在宋代之前,大一统王朝建都大多选择关中的核心——长安,究其根本在于“占据关中形胜之地,进而控扼天下”的思想。但是随着盛唐以来华夏人口急剧增加,关中地域狭小且物资运输不便的缺点便显著的暴露了出来。从唐中期开始,交通运输更为便捷的洛阳便逐渐取代长安逐步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这实际上就是“交互流通”的思想在逐步取代“控扼四塞”的观念。

而从宋代开始兴起的开封则是这种思想的集大成者!开封地理位置较长安、洛阳更为往东偏移,距离国家的水路运输主干道隋唐大运河更为接近,四周地势平坦而使陆路运输成本更低。而开封城本就是一座“水城”,其四周遍布的水网更是可以使南方经大运河运输而来的物资直接从水路运入城中。

开封正是因为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而成为了北宋历史上璀璨的明珠,哪怕因为其无险可守而长期处于北方游牧民族铁蹄威胁之下,宋人也依旧将之作为全国的中心而未曾有丝毫动摇。因为开封已经不单纯是一座城池,它更象征着一种开放流通的精神!

二、社会发展中蕴含着“流动”的精神

定都开封之后,北宋开始迎来经济大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宋仁宗赵祯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后,北宋与辽国迎来了百余年的和平,这为北宋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长期而持续的发展机遇期。而“流动”的核心思想也在这一时期逐渐浸透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方法面面。

一是核心资源土地的流转。在华夏大一统王朝时代,由于土地兼并而造成王朝灭亡的例子很多,所以抑制土地兼并很早便已经成为了一项基本国策。但是在北宋偏偏反其道而行,政府并不过多的限制土地的流通,而是通过放开土地市场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当然,北宋能如此做也有其自身的底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当时的工商业与农业已经成了鼎足之势,所以百姓并非一定要依赖土地生存,各类工商业完全可以消化掉丧失土地的人口。

二是制度中体现流动的精神。首先在人才流动上,把科举制确立为进身为官的唯一通道,从而有效的打破了世家门阀及富豪权贵对政府官员的垄断。简单地说,就是任你家室再好,你能确保子孙三代高考都不落榜吗?正是在这样的体制之下,宋朝朝堂之上人员流动频繁且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故而有效杜绝了政治层面僵化的可能。

其次是在经济制度上上,取消了隋唐和五代以来“经济区”与“住宅区”严格分开的“坊市”经济制度,同时废除了相关的限制管理法令,让商店与作坊临街而立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废止了开封等大型城市的“宵禁令”,从而进一步使得城市经济活动能够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开展。

三是思想领域的流通。北宋自太祖赵匡胤开始便提出“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国策,这就使得宋代的读书人的地位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价值体系便是在此时所建立的。所以在宋朝时期,国家知识分子数量之多,是其他封建王朝难以企及的。

而更为可贵的是宋朝的学术氛围之宽松更是历朝历代之最!非常明显的一点便是将知识和现实技能相结合,从而打破了传统对匠人的蔑视观念。比如,沈括,既是北宋的政治家又是科学家、发明家,他既可以在朝为官,又可以从事各种科学仪器的改良工作,这样的情况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三、水路航运为大宋带来“流动”的生机

如前文所述,如果说核心资源土地流转、制度中的流动精神、思想领域中的流通取向是为宋朝的大脑中枢植入了“流动”的基因的话,那么宋朝发达的水路航运则是让“流动”的血液滋养了宋朝的全身。

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航运发展奠定基础。前面提到了学术氛围的宽松使得知识和现实技能实现了充分的结合,所以宋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宛如脱缰的野马一般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这样的发展恰恰为北宋实现发达的航运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保障。

比如:指南针的发明就为海运船只的导航提供了跨越式的发展。南宋赵汝适的《诸蕃志》记载,“舟舶来往,惟以指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再比如:造船术的发展使得北宋的各色船只能够有效的适应各种不同的状况的水域。其中,有尖底和深吃水追求行进快速的海船;还有根据内河水系的不同而分类的楚州船、吴船、越船、淮船、松江船、温州船、入峡船、明州船、蜀船等;更有适合海商远航的“神舟”,重达360吨,排水量可达1000吨以上。

二是精密而四通八达的内陆水网。在国家的北方,根据黄河主流和支流的走向分别修建的“漕运四渠”,形成以开封为中心构建的“黄河漕运体系”。其中,汴河是由开封通往江南地区的主要水道;惠民河是连接开封与陕西、巴蜀一线的水路运输河流;广济河则是连接了开封与山东地区的主要水道;另外还有一条较短的金水河,一方面做为各条水路间的联通渠道,同时也满足了开封城自身的用水。

在南方,形成了三段运河式的“长江漕运体系”。其中,江南运河承接长江东南流域,沟通了“鱼米之乡”的太湖流域、通达临安,在南宋时期更是成为了国家生命线;浙东运河沟通浙东以及福建、广东地区,是国家东南半壁的水路运输主干道;扬楚运河是对前文所述汴河的有效补充,发挥着沟通南北重要作用。

正是这一南一北的密集水网体系,使得宋朝的船只几乎可以沿着水路抵达国家任何一个区域,同时也把人员和物资运送到那里,仿佛毛细血管一般滋养着整个大宋。

三是完善的海外贸易体系。宋代极为重视海外贸易,首先是在公务设计上,通过建立“市舶司”这一机构处理海外贸易事务,同时也对海外贸易进行征税。国家先后在广州、杭州、明州、泉州、密州等地设立了五大市舶司,同时颁布了中国最早的市舶司条例法规《元丰市舶条法》。

在人文关怀层面,宋代为了鼓励海外商人前来贸易,还专门设立“蕃长”这一职务。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沟通协调官府、外商、本地商人的一个中间人角色,但是在沟通协调相关贸易事务的同时,蕃长还会帮助外商解决衣食住行等各种生活问题,以帮助他们能够快速适应宋朝的生活。

四、帝国在“流动”中滚滚向前

从前文所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宋朝是一个建立在“流动”之上的帝国,从朝廷中枢到贩夫走卒,宋朝人的灵魂中无不浸透了“流动”的灵魂,制度体制中的“流动”精神让社会充满活力,因为水运取代陆路运输成为主要运输方式,使得现实中的物质畅通无阻的流动……正是在“流动”之上,宋朝的国家经济成就了华夏封建王朝历史的最顶峰!

“流动”的大宋为华夏王朝史留下了璀璨的一页,虽然它已经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那段锦绣繁华。最后,我们就用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来做为结束语吧: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图/来源于网络

文/华夏问长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0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