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原创 胥河两岸的大小锣鼓(一)

原标题:胥河两岸的大小锣鼓(一)茆耕茹《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44期大小锣鼓在今日的江苏南部及皖东南的郎溪县,仍然

原标题:胥河两岸的大小锣鼓(一)

茆耕茹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44期

大小锣鼓在今日的江苏南部及皖东南的郎溪县,仍然十分流行,且凸显出勃勃生机。

大小锣鼓源于以上地域的民间香火礼祀及岁时节序,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各地的演出,也不尽相同。呈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多姿多彩。

以下试以大小锣鼓分叙之。

一、大小锣鼓合乐的渊源及继承

大锣鼓的合乐演奏,是以大同鼓为领奏乐器,并配以苏锣、镗锣、大钹、小钹,以及铜质长喇叭、唢呐、竹笛等,称大锣鼓。小锣鼓则是以小堂鼓(或小型扁圆鼓或板鼓)为领奏乐器,并配以长喇叭、唢呐、竹笛等。大锣鼓演奏起来凝重、震撼,小锣鼓则相对多了一些清脆与活泼。而在制造激越的气氛上,两者是异曲同工,皆能完美地表达。

那么,大小锣鼓的演奏从何而来,其历史的渊源究竟如何?这一问题,至今仍不见一说法。这里只得冒昧试言之,以求教正。

明代到了武宗即位(正德元年•1506年)至神宗初年(约万历五年•1577年),在文学、戏剧、音乐、散文、小说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成果。锣鼓音乐方面,民间仍流传有起自唐代的三棒鼓。明•沈德符(1578—1692年)《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俗乐有所本”记有:“吴下向来有俚下妇人打三棒鼓乞钱者,予幼时尚见之。”“其器有三等。一曰头鼓,形类鼗。二曰聒鼓,三曰和鼓。今则一鼓三槌耳,即今串板亦古之拍板。大者九板,小者六板,以韦编之,本胡部乐。”“宋朝止用六板,予向亦曾见,今则四板矣。”而商贾之间,亦有习鼓之俗。《野获编》卷二十四“缙绅余技”记有:“余髫年见吴大参(国伦)善击鼓,真渊渊有金石声。”在戏曲方面,昆腔、弋阳、余姚、海盐(使用板鼓)诸腔正在兴盛之时,其伴奏乐器此时主要是锣鼓、竹笛。可见锣鼓的使用范围,既早又广泛。

到了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宸濠反,武宗率师南下,克南康、九江等地,四十三天叛乱被平定。这次平叛,出师前为造声势,武宗自造军乐“靖边乐”,随师出征。关于靖边乐,《野获编》“俗乐有所本”有载:“今有所谓‘十样景’者,鼓、笛、螺(锣)、板、大小钹钲之属,齐声振响,亦起近年,吴人尤尚之。然不知亦沿正德之旧。武宗南巡(1519年),自造‘靖边乐’,有笙、有笛、有鼓、有歇落吹打诸乐,传授南教坊。今吴儿遂引而伸之,真所谓今之乐犹古之乐。”[1]这里无论是靖边乐或是十样景,都绝非是个人凭空自造,都是在前叙社会人文的生态环境中,才有可能继承和编创出来。

以上文段至少有五点,值得注意:一、万历年间的十样景,均使用打击乐器,这与今日之大小锣鼓所用的乐器,仍然相似。二、地域上是“吴人尤尚之”。今日胥河两岸的苏南、皖东南,正是当年的吴地。三、靖边乐是武宗征讨宁王宸濠时所用之军乐,即使是今日初闻大锣鼓演奏之声,也无不被此乐所激奋和震撼,这符合当年出征所用之乐。可见,大小锣鼓具有靖边乐之遗传的基因。四、正德而后,十样景是在靖边乐的基础上发展演进而出,由“吴儿遂引而伸之”。至此而后,一直到大锣鼓的形成,同在吴地,同为吴儿,因文化上的同脉相连,又何尝不能进而以此,去寻找大锣鼓的继承脉络。五、前而推之,甚于传自唐代的三棒鼓是“大者九板,小者六板”,而今的大锣鼓也具有“大九套”、“小六套”之分,板与套是什么关系。虽时隔久远,在板式上是否有所关联。

直到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李斗《扬州画舫录》的刊印,才有了所谓“十番鼓”的明确记载。(图1)《画舫录》有关文摘如下:“十番鼓者,吹双笛,用紧膜。其声最高,谓之闷笛。佐以箫管,管声如人度曲,三弦紧缓与云锣相应。佐以提琴,鼍鼓紧缓与檀板相应。佐以汤锣,众乐齐乃用单皮鼓,响如裂竹。所谓头如青山峰,手似白雨点。佐以木鱼、檀板,以成节奏,此十番鼓也。是乐不用小锣、金锣、铙钹、号筒,只用笛、管、箫、弦、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故名十番鼓。番者更番之谓,有花信风、双鸳鸯、风摆荷叶、雨打梧桐诸名。后增星钹,器辄不止十种,遂以星、汤、蒲、大、各、勺、同七字为谱。七字乃吴语状器之声,有声无字,此近今庸师所传也。若夹用锣铙之属,则为粗细十番。如下西风、他一立在太湖石畔之类,皆系古典。而吹弹击打,合拍合。[2]其中之蝶穿花、闹端阳,为粗细十番。下乘加以锁哪(唢呐),名曰鸳鸯拍。如雨夹雪、大开门、小开门、七五三,乃锣鼓,非十番鼓也。”[3]

以上李斗的文段,对于今日研究胥河两岸大小锣鼓的渊源,十分重要。文中明确认为,所谓十番鼓者,是含有三种不同的类别:一、十番鼓。二、粗细十番。三、锣鼓。由于第一、二两类的十番,日后渐趋雅化,更能迎合明清社会上层的需要,因此留下的有关文字记载,似乎也比“下乘”的第三类锣鼓的文字较多。如张岱(1597—约1679年)《陶庵梦忆》“虎邱中秋夜”就载有:“天暝月上,鼓吹百十处,大吹大擂,十番铙钹,渔阳掺挝,[4]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5]张岱在他的《夜航船》中,还记有化妆成鼓吏祢衡,演奏“渔阳掺挝”的记载。[6]王芷章编《清升平署志略》(图2)还载有:约在乾隆五年(1740年)清廷设掌管宫廷习艺事务的南府中,就专门置有“十番学”一处。每年二月间在圆明园花神庙举行演出,直到道光七年(1827年)裁撤。[7]

因清廷八十七年中节令的演出,无疑影响推动了十番鼓在民间的传播。其名称也因地而不同,有称十样景、十不闲、十番鼓、十番、十番锣鼓等等。到了晚清,甚于太平天国乐衙主事的机构,“每饭必用乐,行则舆前亦用之。其实所用者,不过‘十番’类耳。”[8]十番锣鼓称谓的不同,折射出这一锣鼓演奏形式地域的展扩。但遗憾的是李斗所称的第三类“下乘”锣鼓,却一直未能引起更多人们应有的重视。

那么,《画舫录》所记而后,十番锣鼓中有哪些内容,与今日胥河两岸的大小锣鼓有所相连:

一、“‘下乘’加以锁哪(唢呐)。”这里的下乘是另类的贬称,指基层民众所演奏的此类锣鼓。“加以唢哪”,正是今日胥河两岸大小锣鼓中不可缺少的。

二、文中所称的“雨夹雪、大开门、小开门、七五三”诸节奏和使用时的变化,梅渚镇外西门龙灯会的锣鼓班吴生福(1947年—)说,过去其父也常用其中的雨夹雪,现在中断了。(图3)

郎溪县梅渚镇街道外西门龙灯会大锣鼓班,2009年10月20日正在县城城关镇为主家演出,击鼓者为吴清明

三、大锣鼓小节中的七五三节奏,至今各班仍普遍使用。

四、最为令人瞩目的是《画舫录》“十番鼓者”文段中,只称十番鼓是指其使用的乐器共十件,故名十番鼓;又称“番者更番之谓”,番者更番怎么就成了十番?因所叙过简,难以看明。那么,文中所称的十番鼓和粗细十番,与后一种的锣鼓类及今日之大小锣鼓,到底有些什么样的联系。今日之大小锣鼓,不仅演奏的乐段和方法,也都有套番(主要乐段)和翻番(套番的过渡),大锣鼓里就有十二番、十四番之称。小锣鼓中的小十番,更是其主要演奏的乐段。关于套番的变化,杨荫浏《十番锣鼓》[9]中,都有分析。尽管它们互相间的乐段称谓不同,大小锣鼓中还有不止十番(乐段)的情况。今日如何看待以上各类锣鼓的乐段、翻番的情况,是兼收并蓄或是全然继承?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大小锣鼓中的“番者更番”,均是共同所有。这或应看作是一种兼融继承的关系。如此,《画舫录》所记的第三类锣鼓中,称谓上原也应有十番的存在,否则李斗何以将其例入“十番鼓者”的条目之中。或因其当时被视为“下乘”,却被否定而省却了“十番”两字。

大小锣鼓因演出场合氛围的不同,似在不断交替演出中,参照大锣鼓的乐段翻番的变化,改领奏的大同鼓为小鼓等,渐而才有了大小锣鼓分别使用情况的出现。日久,便从大锣鼓中分蘖出大小锣鼓的类别来。

二、大小锣鼓的演出范围及分布

郎溪县梅渚镇的大小锣鼓,主要分布于梅渚街道的外西门、王家桥、吴家巷、镇东、大梁五地。北庄村周、倪两姓的跳五猖大小锣鼓,历史也较久。而胥河两岸的梅渚镇定埠(南)街道,与胥河北岸南京市高淳区定埠(北)街道,为纪念唐代抵抗安禄山叛乱殉难的张巡、许远等二十四将,共同组建的定埠民俗文化村,二十四将出会时,每将均配有一至两堂锣鼓,仅此就有约三十个锣鼓班社。每年正月间三十堂锣鼓各随一将,合集演奏,场面宏大、气度恢弘;地动山摇、各显其技。除此,胥河两岸乡村还有零星的锣鼓班社的存在。

平时,梅渚镇的锣鼓班和其他班一样,或分散或全班集体参与民间各类演出的活动中。其足迹涉及县域和周边的域关、建平、新发、东夏、钟桥、凌笪、十字、涛城等镇乡。其中梅渚镇街道外西门的龙灯锣鼓会的锣鼓班,仍接原有的配置,除大同鼓一堂,中号苏锣、大钹、中钹、堂锣、长喇叭,均为双数,各由二人操作,共计十一人,另加唢呐。该班吴生福说:“外西门是一条老龙(龙灯),玩灯有两百年的历史。一百多年前,父亲从殷桥请来师傅,才教会锣鼓的。”吴生福小时,该会有两班锣鼓,现只有一班锣鼓,应付平时人家的邀请。只有每年举行灯会时,才会在老龙的前后,安排两班锣鼓演出。邀请的费用不高,按2009年10月前后的标准,主家每天供应全班十三人(含杂务二人)的三餐伙食,每人每天人民币五十元,另加每人香烟一包。他们主打大锣鼓一至九套,其演奏的特点是节奏十分清晰,整齐划一,技艺精湛,令人听后称赞不已。该班每年演出三十余场左右,经常演出于县内的城关、十字、涛城,以及溧阳市的社渚等各地。

除此,郎溪县梅渚镇胥河北岸南京市高淳区的定埠(北),和桠溪、东坝等村地;溧阳市的社渚,周城等镇地大小锣鼓的演出,班社也众多。技艺之高,规模之大,演奏之中花样翻新,也都令人咋舌称赞。(图4)2008年5月10日,所见与梅渚镇相连的溧阳市殷桥街道殷桂桃锣鼓班社的演出,技艺高超;演奏的节奏犹如刀切一般。其中就有雨夹雪的使用。特别是小钹的上下翻滚演奏,令人叹服。

2011年春节期间,梅渚镇定埠苏皖降福总会出会,高淳区桠溪镇定埠(北)芮家巷村民组,随麻将军巡演之大锣鼓班

历史上由于大小锣鼓的不断壮大发展,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已遍及梅渚、定埠(2003年底梅渚、定埠两镇合并为梅渚镇)、新发、钟桥、东夏、凌笪等镇,各村兴办的灯会、庙会,都建有自己的锣鼓班社,演奏人员已有三百余人。而今因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梅渚一镇,含七个行政村(200个村民组)及梅渚、定埠两个街道,锣鼓班社的人数竟达约四百人。

大小锣鼓流传至今,在民间早已渗透至胥河两岸及其连襟地区的社会各个层面。不论是岁时节序、婚丧嫁娶、老人寿诞、新婚得子、商贸集会、超市开张,当然也包括传统的集社、庙会、马灯、龙灯、狮舞等等方面,无不见有各地的锣鼓班社参入其中,他们是节庆欢乐喧闹气氛的主要制造者。就皖东南的地域而言,尤以郎溪县梅渚镇最为集中和代表。因此,2010年7月梅渚镇人民政府申报的大小锣鼓,荣获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作者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编剧、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0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