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宁波发现7000年古遗址,挖出造型奇特的陶灶,见证历史的起源

中国有一句古语那就是“民以食为天”,不管是现代人还是过去古代先人都离不开的是一日三餐。在早期古代社会中,当时古代先人饮食

中国有一句古语那就是“民以食为天”,不管是现代人还是过去古代先人都离不开的是一日三餐。在早期古代社会中,当时古代先人饮食生活水平是非常低下的。

用火把食物做熟,那么使用的炉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众多古物发掘中,相关考古学家整理了不少珍贵具有价值的文物,都是跟民以食为天有关。

比如古代先人最常用的陶灶,非常贴近我们现代人生活。在祭祀或者是陪葬物品中,都会有缩小版的陶质炉灶。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考古学家在浙江宁波余姚一带发现了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遗址,在这个遗址中发掘了造型奇特的陶灶。

这个陶灶身长是55.5厘米,口宽是37厘米,灶的后门是向上翘的,外面有一个半环形的大耳,属于夹砂灰陶。此陶灶俯视呈鞋底形,火门上翘,椭圆形圈足。内壁横安三个粗壮支丁,三丁分别置于两侧正好对称,做工精细,纹饰清晰。

灶壁与陶釜之间留有空隙,便于通风、散烟和控制火候。河姆渡人用这种陶灶点火做饭,不用担心因为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自己吃不上熟食了。

从河姆渡中出土的陶灶在制造和结构中没有任何争议,可是在它的使用方式上存在很多不同的看法。有的考古学家认为这种陶灶适应在航船的时候使用的,它的设计制作也比较像航船的时候用的特殊灶具。

灶火门向上倾斜,就是为了船在水上航行的时候,避免因为摇晃造成炉火洒落船内,出现安全隐患。

当然也有其他相关考古学家表示:此次发行的河姆渡遗址中的陶灶,它的周围有四个镂孔,随着时间的流逝,虽然这些镂孔被腐蚀得很厉害,但是还是能够看到陶灶炉圈周围的形状。

如果这种陶灶是在航船的时候使用,那么需要把它固定住,用绳子扎绑炉灶防止倾斜,日子久了,镂孔就会出现腐蚀的样子。如果是在陆地上使用的话,根本不用把陶灶做成这个样子,也不会有镂孔磨损的情况发生。

另外,河姆渡人主要生活是依靠打鱼,乘船捕鱼的时候肯定涉及到在船上使用陶灶生活做饭。从这个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河姆渡人饮食习俗,此陶灶在当时满足了大量人口的生产生活,用陶灶制作各种美食,充满了浓郁的现代生活气息。

自古以来,中国在世界上是公认的“烹饪王国”,这是因为中国烹饪源远流长,技艺精湛。在古代汉语里,“烹”作“烧煮”之意。而河姆渡出土的以“陶灶”为代表,让我们后人了解到了炉灶的发展起源。

总体来讲,在浙江发掘的陶灶虽然在当时没有大范围流行,但是聚温、节能不受风雨天气影响的使用思想拥有重要的价值。从某种角度来看,我们见证了古代先人使用陶灶朴实无华,同时也看到在那个久远的时代中生活充满了很多艰辛和不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0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