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酒城十贤评选丨何为“一字师”?他与泸州又有怎样的渊源?

“一字师”乃何许人也?竟然可以达到以“一字”之能而称其为师者!若非其诗学才能、人品为人所崇而生敬,亦或有高山抑止之感,又

“一字师”乃何许人也?

竟然可以达到

以“一字”之能而称其为师者!

若非其诗学才能、

人品为人所崇而生敬,

亦或有高山抑止之感,

又何以得此推崇并尊称之。

“一字师”者,

乃郑谷也。

郑谷(约851年~约910年),字守愚,汉族,袁州宜春(今属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幼时七岁能诗,当时著名诗人、诗论家司空图“见而奇之”,遂拊其背,预言他长成“当为一代风骚主”。唐僖宗时进士,乾宁四年官至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曾以一首七律《鹧鸪》诗广为流传而名满天下,该诗脍炙人口,风靡一时。故而,人称郑谷乃郑鹧鸪。其诗曰: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郑谷画像

其诗格调清新,思致宛转,讲究炼字炼句,律对中多有警语,不俚而切,其绝句则风神绵邈、词意婉约,通俗易晓,往往在写景咏物之间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和清高闲适。郑谷曾与许棠、张乔、任涛、李栖远、喻坦之、周繇、温宪等人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

郑谷一生所作诗文颇丰,不下千首。因其曾寓居云台道舍,故称诗集为《云台编》,一名《宜阳集郑谷作品》,又叫《郑守愚文集》,共分上、中、下三卷。另著有《宜阳外编》《国风正误》等书籍,有的著作已失传。《全唐诗》收入郑谷的诗歌共有三百多首。

关于其“一字师”的来历

据传在晚唐期间,湖南一位自号衡岳沙门的诗僧齐己写了一首《早梅》的诗,不顾路途遥远,携诗前去距离宜春城约40公里的仰山向诗友郑谷求教。在山峦叠嶂,树木葱郁,溪流纵横,飞瀑不断的武功山脉一条支脉的仰山之上,二人对诗互为把玩、唱酬,如切如磋。

《早梅》诗中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看后即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说罢,就将“数枝开”改为了“一枝开”。齐己听郑谷这么一说,又见此诗如此一改确如神来之笔,深为佩服。

惊叹郑谷改用“一”字之妙,而“不觉下拜”,即称郑谷为“一字师”。自此,郑谷这个“一字师”的盛名便在士大夫中广为传扬,有关史籍也先后载入,一直流传至今。

仕途顺遂,一生却历经战乱

郑谷一生仕途整体而言,还是比较顺利的,但他却长期生活在藩镇割据、盗贼四起的时代。其间,更是历逢战乱,多次奔避入蜀。景福二年(893年),他一路南下,赴泸州省拜他的老师、当时谪任泸州剌史的一代名臣柳玭。

在路过涪江岸边的遂州(四川遂宁)时,郑谷遇到与他同样凄凉、谪居于此的故人裴晤,触景生情而赋得《将之泸郡旅次遂州遇裴晤员外谪居于此话旧凄凉因寄二首》。其中,《旅次遂州将之泸郡》一首诗云:

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溪荒僧已无。

今日重思锦城事,雪销花谢梦何殊。

乱离未定身俱老,骚雅全休道甚孤。

我拜师门更南去,荔枝春熟向渝泸。

后有史家考据,该诗原题作《旅次遂州,将之泸郡。遇裴晤员外郎谪居于此,话旧凄凉。因寄》。诗自康熙扬州书局本《全唐诗》卷676抄出。

而寄怀的另一首,仍旧与渝、泸景貌和当时的人生如梦和前路茫茫的心境联系密切。诗云:

谁解登高问上玄,谪仙何事谪诗仙。

云遮列宿离华省,树荫澄江入野船。

黄鸟晚啼愁瘴雨,青梅早落中蛮烟。

不知几首南行曲,留与巴儿万古传。

而郑谷过了渝州,到得泸州,自然少不得和久未见面的恩师柳玭一起把酒言欢、啖荔枝品龙眼,众论时事朝局,生发乱世凄凉和惶惑之感。不久后,郑谷与恩师惜别,此后竟然再无相见。但此已是后话。

那么,除了省拜老师柳玭以外,究竟是怎样的景象和物事,可以让咏物和表现士大夫清高闲适的“一字师”郑谷如此失落和急切地要过渝州、到泸州?很显然,“荔枝春熟向渝泸”是其心志所在,一是荔枝酒,二便是泸州荔枝了。

再来说说这荔枝春熟和泸州荔枝。

泸酒飘香千年

唐人名酒为春。荔枝春,就是当时泸州一种以荔枝为主体香成分的酒。早在距今1000年前的唐代泸州,荔枝被作为酿酒原料之一,早为酿酒所用且酒的质量较高。

“荔枝春熟向渝泸”,可见泸州酿酒的生产和消费在唐代已经相当发达,而泸酒的芳醇和魅力更是声名远播,足以招徕郑谷这样的风流名士了。

远在西汉时期,蜀地泸州的荔枝、龙眼栽种早已非常普遍。这可从西晋文学家左思一时洛阳纸贵的“三都赋”名篇《蜀都赋》中可窥一斑:“旁挺龙目,侧生荔枝。布绿叶之萋萋,结朱实之离离。迎隆冬而不凋,常晔晔以猗猗。”

到了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第三个朝代的南梁贵胄肖惠开云:“南方之珍,唯荔枝矣。其味绝美。”降之以唐,蜀中荔枝,以泸(州)戎(今宜宾)之品为上。泸州荔枝早负盛名而声名远播,被纳为朝廷珍稀朝贡。

据传,杨贵妃“日啖荔枝三百颗”所食之鲜荔,乃是唐明皇命人八百里加急快马从泸州传递运抵所至。而由此可见,泸州荔枝、龙眼盛名早已在外。

而在距今1000年前的唐代,泸州虽偏安蜀地之南,却物美人丰,荔枝产量巨大而丰富。泸州当地人用荔枝作为酿酒原料之一,酿造出一种当时以荔枝为主体香成分的酒,其酒带有荔枝甘甜爽尽的自然果香,且酒的质量较高。当时,唐人名酒为春。

故而,泸州当地人以荔枝为酿酒原料所酿之酒便被命名为“荔枝春”了。荔枝春酒的芳醇和魅力,足以招徕郑谷这样的风流名士了。由此可见,“荔枝春熟向渝泸”足以表明泸州的酿酒生产和消费在唐代已经相当发达。

公元759年,为躲避战乱而弃官入川的唐朝诗圣杜甫路过泸州,其时正逢荔枝成熟之际,这位在京城长安即闻泸州荔枝大名的诗人,在品尝了泸州荔枝后,不由自主地将泸州人们物产丰饶的安定生活与自己的颠沛流离现实做出对比,作《解闷(之一)》一首以诗记之:

忆过泸戎摘荔枝,青峰隐映石逶迤。

京中旧见无颜色,红果酸甜只自知。

诗作内外,我们除了看见杜甫对于泸州荔枝的赞美和深情回味外,更见其心系苍生与胸怀国事。其中的托物言志,借物抒怀,更与所处朝代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密切结合在了一起,消磨不掉诗人内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所以,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物产不常》发声复言:“所谓一骑红尘妃子笑者,盖泸戎产也。故杜子美(甫)有忆过泸戎摘荔枝之句。”

乾宁二年(895年),也就是郑谷赶泸州省拜恩师、创作《将之泸郡旅次遂州遇裴晤员外谪居于此话旧凄凉因寄二首》并为泸州留下瑰丽诗篇后的两年,屡遭谪贬的一代名臣柳玭在北归途中死去,葬于安居县(今重庆市铜梁县安居镇)。从此,郑谷未能再与留下著名家训《诫子弟书》的恩师聚首聊诗、喝酒,谈时政了。

曾有明代学者著文记曰:“志云:县太平里有唐柳玭墓。玭在景福间刺渝州,迁泸州,道卒,葬于安居也。”(见曹学佺《蜀中广记》卷十八《安居县》),读来不由得令人对人世惊叹和唏嘘,恰如醉梦萦绕,终归要落入尘土与烟云。

来源丨泸州老窖企业文化中心

责编 王利权 编辑 袁茹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0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