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西南驿道一个驿丞悟出的一道绝世思想光芒——王阳明“龙场悟道”

在中国古代,西南是烟瘴之地,远离皇城,生活着诸多“苗蛮”,他们生活的目标是填饱肚子,至于思想那还需要别人的“教化”;外地

在中国古代,西南是烟瘴之地,远离皇城,生活着诸多“苗蛮”,他们生活的目标是填饱肚子,至于思想那还需要别人的“教化”;外地来到这里的也无外乎征战的士兵和贬谪的官员,士兵是勇夫,不容许有思想,贬谪的官员正人生遇到挫折和低潮,只想着自己的怀才不遇,有思想但苦闷。从任何角度来看这里都不是出思想的地方。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一个36岁姓王的兵部主事被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驿丞(驿站站长)。抵达龙场时,人们担心的是他能不能活下来,而不是出不出“思想”。

这个京官从小长大都很顺,宪宗成化年间生于浙江余姚,弘治十二年(1499)考取进士,年纪轻轻就授兵部主事。但这时皇帝明武宗不理朝政,大权旁落到身边的太监身上。当时有八个太监,被称为“八虎”。其中最阴险的就是刘瑾,把持朝政,打压朝臣。这个京官虽只是一介兵部主事,却仗义执言,上疏直谏,得罪了太监刘瑾。由此遭其打压,被打四十大板,投入诏狱。继而被贬谪到贵州龙场驿当驿丞。

龙场驿是一个什么地方?明代皇帝朱元璋开国之初派兵远征云南,后来为了维护云南到胡广(再往前是中原)的交通,沿著名的西南官道(明代称一线道)修建了很多驿站,但龙场驿不在官道上。龙场驿在在那条驿道,是贵州著名的奢香事件后,女土司奢香为报答朱元璋的恩典,新辟的史称“龙场九驿”的驿道。所以即使作为驿站,龙场驿也不在主道上。

这是万历十五年的贵州驿道图,红点是龙场驿,它不在著名的西南官道——一线道上

当年的龙场,是一个荒芜的小村落。关于这个村落,《……先生年谱》里有这么两句描述: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这里的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住的基本都是“苗蛮”,能懂汉语的,只有少数从附近卫所逃亡出来的士兵。说白了,这就是个彻彻底底的蛮荒之地。

驿丞是个几品官?对不起,没品。驿站的设置,我查阅了嘉靖《贵州通志》,记载为:龙场驿,驿丞一员,吏一员,马二十三匹,铺陈二十三副。也就是说,编制为2个人(一个站长、一个手下),设备为二十三匹马,二十三副被褥卧具。而清嘉庆年间李宗昉的《黔记》怕你弄不清楚驿站怎么运转的,追写得更详细:龙场驿,城西北七十里,额马二十三匹,今壹拾伍匹,脚力二头,系宣慰安疆臣下夷目花仡佬八寨苗民承走。供管安宣慰设馆田三百六十分每日一分,田户自备答应。

也就是说这二十三匹马还是编制上的,实际上还没那么多。当时王驿丞只一个部下、壹拾伍匹马和快递铺的脚力二头,当然驿站的运转由当地的政府(安宣慰)提供财政支持,而附近的村民承包马匹,充当邮卒。

嘉靖《贵州通志》

当时的环境有多恶劣,有一件事可以说明:王驿丞一天突然看到了三个从京城来的人——一名吏员带着儿子和仆人途经龙场,在一户苗族人家里住了下来。他隔着篱笆看到他们,想去拜访下(这地方来个外人确实难得)。但当时正值阴雨,天也有点黑,想想就算了。第二天一早,驿丞想去探访派人通报,却发现三人已经走了。中午,有人告诉他,蜈蚣坡下面死了个老人,旁边有两个人哭得很伤心。驿丞有些伤感:肯定是吏员死了。黄昏,又有人来说:“城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叹”。第二天,又有人从蜈蚣坡来,说:坡下有三具尸体。这位不知名的吏员,和他的儿子、仆人,全部死在了龙场的荒郊野岭。这位吏员大概也是因为被贬官,而从北京前来的。类似的经历让驿丞心生不忍。他带上僮仆将三人一一安葬。僮仆开始有些不愿意,驿丞说:我与你,就像他们一样啊。僮仆听完,潸然泪下。

埋葬好三人后,王驿丞写下了一篇千古传诵的祭奠文字:《瘗旅文》。《瘗旅文》是一篇祭文,而且是专为埋葬客死他乡之人而写作的祭文,这里瘗,是掩埋,埋葬之意。后人评论:先生罪谪龙场,自分一死,而幸免于死。忽睹三人之死,伤心惨目,悲不自胜。作之者固为多情,读之者能不下泪?

在王驿丞看来,吏员之死,几乎是必然的。他说,你们一路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外临瘴疠,内存忧郁,怎么能免于死亡呢?我知道你们一定会死,只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啊。

确实如此,人生际遇的巨大落差,身体的高度疲惫,极度恶劣的生存环境——面对心理和身体上的多重煎熬,真的很少有人能扛下来。就算扛下来了,也得脱好几层皮。

但王驿丞却异常坚韧地活了下来,而且活得很好。他怎么活下来的?

嘉靖年紧接着正德年,嘉靖《贵州通志》的记载应该比较可靠:……,正德间任龙场驿丞,至龙场驿畔辟小庵一所,终日默坐其中。时集夷人老幼亲狎教导之,于是夷人乐从,乃为构屋三间处之,扁曰何陋轩。时宣慰万锺雄长一方,多骄蹇状。先生每遗书委曲讽谕,示以祸福及忠义,大致锺亦佩服,就规矩如良,有司贵之。诸生无远近,皆裹粮从之游。督学习书延至文明书院,训多士而自与之论学,尝至夜分。……卒妙悟宗旨,上接孔孟之传,实由此玉成也。

这个就是王京官来到龙场驿的工作生活情景。

刚到龙场,京官的随从就奔溃了,知道龙场苦,不知道有这么苦啊。翻山越岭,一路走来,每个人都浑身疲惫。到龙场后,估计大家最想做的事就是:先赶紧睡上一觉。睡觉?对不起,没地方睡。什么,驿站不是有建制的吗?驿丞怎么可能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不好意思,这个,真没有。洪武年间的建制,如今只剩下虚名,建制上二十三匹马都只剩壹拾伍匹,何况建制上只有人、马匹和铺陈,没说有房子呀。

在这个是人就得脱几层皮的地方,他不仅没有走向“死地”,反而完成了生命中的“脱胎换骨”。

没房子?那就盖房子。不知道在谁家凑合了几夜,驿丞先把自己的茅草庵盖好,然后那就读书、育人,教当地人读书,当地人读了书,为了感激老师,老老少少帮先生盖了房子。王驿丞将新建的小木屋命名为“何陋轩”。随后,他又在附近建了座“君子亭”。读过《陋室铭》的人都知道,“何陋”这个典故出自《论语》。《论语》记载,孔子想搬到九夷(淮夷)去住。有人说,那地方非常简陋。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在“有人”看来,中原才有灿烂的华夏文化啊。蛮夷之地,怎么能去?但孔子不这么看。

龙场,同样是“南蛮”之地。而龙场的小木屋,也绝对算得上“陋”了。但王驿丞却叫它“何陋轩”。

王驿丞办起了教育事业。很多学子仰慕,纷纷前来求教。王阳明带着他们,一边畅游山水,一边随处传道,真是不亦乐乎,甚至都远到贵阳的文明书院讲学。

他在《瘗旅文》中,也讲出了自己的心得: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二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我没有一天自怨自艾,恐惧忧伤。

艰难困苦、愤懑绝望,但这并不能阻止住阳明先生前进的脚步,他苦苦追问“圣人处此,更有何道?!”

王驿丞在山上挖了个洞穴,改成居室,取名“玩易窝”,在这里研读《周易》。于是(王阳明)对着玩易窝下面的石墎说:……就把住的这个石墎当做墓穴,直接把我埋在这个小石洞里面就可以了。

王阳明悟道石洞——阳明洞

在王驿丞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学习者往往流弊于训诂记诵、口耳之谈,不知在身心上体认。十八岁时,他曾拜访了大儒娄一斋,听闻格物之学,认为“圣人必可学而至”。但在格竹7天之后,大病一场,一无所获,于是转向了词章之学。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失败……但并没有消磨他年少时“必为圣人”的志向,反而在一次次的挫折与一次次的顿悟中,让他越来越接近那个终极真相。

为此,他日夜端居澄默,苦心思索。

在龙场,一天、两天、三天,王驿丞不知度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突然,在一个月夜,就像一道闪电划过了夜空,顿时云开雾散。多年的上下求索,化作那一夜泪流满面的狂喜:我知道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从前向心外寻求真理,大错特错。一切真理,皆在我们心中,不在心外。

孔孟以降,多少大儒苦苦追寻,始终无法参透的那个道,呈现在王驿丞面前。地位卑微却成就了伟大的思想,处境艰难却打开了宇宙智慧的大门。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王驿丞名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

王阳明像

正德三年(1508),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随后,阳明先生进一步提升心灵品质,道和德的层面得以进一步体证和妙用,最终确立了致良知学说。阳明先生以圣贤之心,实证圣贤之道,拥有圣贤之德,创立圣贤之言和成就圣贤之事。

王阳明自己于七年后对这次略带传奇色彩的悟道叙述说:守仁早岁业举,溺志词章之习,既乃稍知从事正学,而苦于众说之纷扰疲苶,茫无可入,因求诸老、释,欣然有会于心,以为圣人之学在此矣!然于孔子之教,间相出入,而措之日用,往往缺漏无归;依违往返,且信且疑。其后谪官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之余,恍若有悟,体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然后叹圣人之道坦如大路。

龙场悟道

正德四年阳明先生离开龙场,走向生命的辉煌。他虽是一介书生,却用兵如神,屡立战功,“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明史·王守仁传》) ;他治理地方,垂拱而治,江西百姓视其为父母;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明朝中晚期,并辐射到整个东亚,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源动力;时至今日,仍在滋养着人们的心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0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