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鬼扯东汉(卅六)汉安帝为报复太后邓绥,酿成了宦官专权的大祸

对于东汉灭亡的原因,数千年历史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看法。从方向上看,大致都归于外戚、宦官和勋贵豪强的争权夺利,使得制度败坏,

对于东汉灭亡的原因,数千年历史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看法。从方向上看,大致都归于外戚、宦官和勋贵豪强的争权夺利,使得制度败坏,根基被摧毁,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然而具体到细节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季汉丞相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将国家败坏的归咎于汉桓帝和汉灵帝身上,从文中的表述来看这是他与刘备的共同认知。可我们从整个东汉历史来看,国家制度的败坏并非始于桓灵两朝,而是在此之前已经被严重的破坏。如果非要找个根源,我认为汉安帝刘祜为报复太后邓绥酿成的宦官专权,摧毁了汉朝的国家根基。

封建王朝的国家根基是什么?每个历史学者都有自己的观点。在我看来汉朝的根基是刘邦建立的汉朝中央集权制度,而这个制度的核心便是以分封刘氏皇族为各地封建主,以掌控国家资源。这些刘氏皇族的后人,上至诸侯王,下至平民百姓,在汉朝的各地都有特殊的地位。他们利用皇亲国戚的身份,掌控着地方上的大量资源,联合各地豪强门阀,成为皇权在民间的代言人。光武帝刘秀之所以能够平定两汉乱世,重建东汉王朝,便是因为刘氏宗族的根基并未被乱世动摇,以真定王刘杨等为代表的刘氏封建主还掌控着地方上的大量资源。

当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联合依附于他的豪强进行改制时,便触动了地方上刘氏封建主以及相关联的豪强门阀的利益。于是在这些刘氏封建主和豪强门阀的推动下,原本只是疥癣之忌的绿林军、赤眉军、铜马军等山贼土匪武装迅速发展壮大,最终成为王莽政权的掘墓人。

而光武帝刘秀只是刘氏宗族和地方豪强选择的代理人,由他来完成整个各地封建主的资源和势力,并组成军队重建国家。只要刘氏宗族的封建主仍旧在地方掌控着大量的资源,有着阴氏、李氏、邓氏等等依附于刘氏的豪强门阀支持,那么国家的力量就掌握在刘氏皇族手里。

可是汉安帝执政之期,由于私人仇恨和他的昏庸无能,使得刘氏宗族在各地的力量被摧毁,彻底葬送了刘邦建立的国家根基。由于刘氏宗族在地方上的力量被摧毁,地方的豪强门阀没有了约束,疯狂的兼并国家资源,往朝廷的外戚、勋贵、宦官中渗透,于是东汉的国家根基便没了。

西汉初年,刘邦立下规矩"非刘氏不能为王"。将刘氏诸侯王分封到各地,管理和压制地方上的豪强势力。因此王莽篡汉、窦宪执政等外戚专权,乱国的情况,刘氏皇族都能重新夺回国家大权。在光武帝、汉明帝和汉章帝三朝,强化了刘氏宗族和对外戚、勋贵、豪强等势力的压制,才使得国家得到长足的发展。

因此地方上的刘氏封建主,虽然不直接参见朝廷中的国家决策,却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东汉的南阳勋贵、河西和河北的豪强,以及洛阳的外戚家族,他们不论再强大,到了地方上也得需要刘氏宗族配合。所以这些家族的子弟虽然能够在朝廷中成为高官显贵,拥有强大的权力,却不敢肆意妄为。

即便是以窦宪为首的外戚家族,有着消灭匈奴的军队支持,还有窦太后作为后台,他仍旧被汉和帝轻易铲除。这便是因为国家的根基在刘氏宗亲手里,朝廷的高官显贵虽有大权,却缺乏根基,在政治斗争中存在着先天的缺陷。这也是朝廷中的外戚、勋贵、豪强家族们,对皇权最为忌惮的地方。

然而汉安帝却不同,他不但破坏了朝廷的规矩,连刘氏宗族的根本利益都被破坏,也就挖断了东汉的根基。汉安帝并不是汉和帝的儿子,而是汉和帝皇后邓绥和她的哥哥邓骘拥立的儿童皇帝。当时是汉和帝英年早逝,仅有一百余天的儿子刘隆即位,皇后邓绥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然而一年后刘隆夭折,邓绥与车骑将军邓骘商议后拥立清河孝王刘庆的儿子刘祜为新皇帝,这便是汉和帝。汉和帝即位时只有十三岁,国家大权掌控在皇太后邓绥和车骑将军邓骘的手里,东汉进入邓氏掌权的时代。

由于有着窦宪的前车之鉴,邓氏的外戚专权并不是非常过分,反而严格约束了邓氏子弟在朝廷中为官的行为。邓骘本身也是出了名的贤臣,在他的坚持和带领下,使得朝中邓氏掌权而不乱权,与窦宪专权时代完全不同。可是邓氏掌权仍旧让很多勋贵和豪强不满,只是因为邓绥太过强悍,邓骘在朝中威望和能力最高,他们多次策划的兵变都没有成功。于是这些人通过宦官与汉安帝发生联系,积极策划推翻邓氏,朝中外戚和勋贵官僚的矛盾非常尖锐。而这种矛盾在皇太后邓绥去世后爆发,揭开了东汉宦官专权的序幕。

邓绥在世时邓氏掌权,汉安帝就是个傀儡皇帝。邓绥去世后,汉安帝亲政,便在宦官和豪强勋贵的支持下开始报复邓氏。他利用乳母王圣、中黄门李闰、江京等组成宦官集团,与朝中反对邓氏的勋贵豪强联合,制造各种污蔑邓氏的事端,判处邓骘的弟弟邓悝等死罪,邓骘也受到牵连被迫下野。

这场宦官集团与邓氏的斗争不仅摧毁了邓氏,逼死了邓骘,还让宦官集团坐大,把权力的触角伸入到了民间之中。他们利用权力大势捞取既得利益、干预政事,诬陷和报复为邓氏说话的官员,可谓是无恶不作。最夸张的是,这些宦官还干涉后宫和刘氏宗族事务,甚至到了民间还能享受诸侯王的礼仪待遇。

最离谱的是汉安帝对这种事情听之任之,对很多大臣和勋贵上告不但置之不理,还让宦官们对其诬告和打击报复。在这种政治态势下,很多勋贵和地方豪强纷纷勾结宦官集团,谋取权势和国家利益,使得刘氏原本掌控的国家根基被一步步的被挖空。等到东汉末年,朝廷中和民间势力的掌控着再不是刘氏宗族,而是宦官、外戚和勋贵豪强。这三方势力的互相攻伐,争权夺利,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小说《三国演义》开篇的十常侍之乱就是宦官集团与外戚何氏的斗争,而此时作为皇族的刘氏却毫无能力阻止。

正是由于刘氏宗族没有足够的力量左右国家的局势,大将军何进才出昏招引入地方豪强,结果董卓进了洛阳,拉开了汉末乱世的大幕。如果刘氏宗族根基不被摧毁,别说十常侍之乱,就是黄巾之乱也不必让豪强门阀整军平乱。而是刘氏宗族各地诸侯掌控的郡兵就能平定乱局,东汉也就不必给豪强、勋贵起兵的机会。因此东汉的灭亡源于刘氏宗族的根基被毁,而这罪魁祸首便是汉安帝。正是他纵容宦官集团打击报复太后邓绥及其家族。才导致了局势的失控,让各地的勋贵、豪强门阀有机可乘,逐步蚕食和瓦解国家的根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19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