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在战场上有雷霆万钧之势的战车为何被时代逐渐抛弃

商朝至汉代期间的军队通常由骑兵、步兵、弓兵组成,另外会搭配一些辅助兵种协同作战。步兵和弓兵的历史一直贯穿着整个中国古代乃

商朝至汉代期间的军队通常由骑兵、步兵、弓兵组成,另外会搭配一些辅助兵种协同作战。步兵和弓兵的历史一直贯穿着整个中国古代乃是世界古代史,骑兵则出现的较晚。骑兵的任务主要是以其机动性快速包抄敌军甚至从绕至敌后对敌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同时也可以其较高的速度冲击敌方军阵,使对方阵型溃败随即再令步兵大规模推进。在骑兵出现以前,有另外一个特殊兵种担任着冲击敌方步兵战阵的任务,这就是战车。

战车的杀伤力十分恐怖,古人通常会在战车的车轮处装配一些锐器。当战车车轮高速转动起来之时,车轮上的锐器就变成了一把电锯,将碰触到它的士兵切成碎片。且战车完成加速后会有相当大的冲击力,这是步兵所不能抵挡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战车也逐渐被骑兵所取代。至三国时期,战车基本已经不出现在战场之上。曾经的大杀器至此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前言

根据目前出土的文物来看,战车最早出现在商朝。1936年考古学家曾在河南殷墟车马坑中发掘出一辆商朝战车,这便坐实了商代已有战车的说法。从古籍记载来看,夏朝似乎也已经拥有了战车。《夏书·甘誓》中曾有记载:“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

但如今未能发掘出任何遗迹来证明,故此观点尚有争议。

战场上的战车

商代战车的制作工艺较为粗糙并比较简陋,主要重视它的作战性能。而西周就开始对战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美化,比如增加了一些青铜件来装饰战车,同时这些青铜件也拥有加固某些关键部位的作用。

西周时期,战车的数量已经明显增加。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战车部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战场上的出现率也大大提高,各诸侯国之间甚至经常发生大规模车战。秦朝一统六国后,战车的出镜率就开始大幅下降,此后历朝都对战车愈发不重视。直到三国时期,战车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

曹魏时期的车商朝时期的战车

中国人很早就掌握了制造“车”的技术,能够将木材制成圆形的轮子,进而制成“车”。夏朝时期,受科技进步的影响,车的制造工艺和水平都应当有着一定程度的提升。此时战争更加频发,所以古人将车改造为战车并投入战场使用。到了商代,战车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其作战职能。然而技术的进步绝非是突然的,而是需要经过逐渐发展。所以这也能够佐证夏朝时期是有战车这一兵种的。

商人比较重视战车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采用了较大的轮毂,直径在一百三十厘米至一百四十厘米之间。轮毂上的辐条有十八到二十四根左右,这样可以使战车在进行高速移动时更加稳定且轮毂不容易发生断裂。

战车辐条

殷墟所出土的战车遗迹旁发现了三套兵器,可以看出这三套兵器正是为战车兵所准备的,由此可以推断商朝时期是由三名战车兵共同驾驭一辆战车。一名长矛兵居右,负责刺杀;一名弓箭手居左,负责射杀;中间的是驾车人,负责操纵战车。根据商代的科技水平来看,居右的长矛兵可能使用矛、钺等长兵器,左侧弓箭手应当使用的是装配了青铜箭头的箭矢。令人惊叹的是,商代并非是将战车组成战车方阵集体冲锋,而是每辆战车搭配十五名步兵。这种多兵种协同作战的方式十分超前,十分类似二战时期坦克居前,步兵借其为掩护向前推进的作战模式。《书经集传音释·甘誓》中曾有记载:“古者车战之法,甲士三人,一居左以主射,一居右以主击刺,御者居中。”

商朝战车

商代时期大规模制造战车与其作战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战车对于战场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只能在十分平坦的平原使用,一旦进入山区或丛林,甚至地面有乱石都会使战车无法使用。但只要战于平原,战车就能够发挥出令步兵恐惧的杀伤力。 周朝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战车

周初战车的使用频率开始下降,原因在于西周初期的战事多发生在丘陵、山区之中,战车已经不能够发挥其优势。不过在武王伐纣之时,周武王姬发曾经使用过不少战车。

牧野之战

周朝战车是在商朝战车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来的。周朝战车车轮的间距开始逐渐缩短,轮毂上的辐条数量也逐渐增多。如此改进可以使战车获得更小的转弯半径,从而增加灵活性。增加比商朝轮毂上更多辐条可以使周朝战车的速度高于前者。同时周人又在轮毂处增加了青铜件来强化轮毂的防御能力,如果轮毂在车辆高速运动中被地方损毁,那便会直接导致车毁人亡。这类青铜件有的是起到单纯的保护作用,有的会起到攻击作用。也正是从此时起,战车的轮毂处也成为了令步兵恐惧的来源之一。

周朝建立后天下安定,战争也不如往日那般频繁,对于战车的依赖也逐渐下降。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因各诸侯国之间经常互相攻伐,所以战车的研发和改进又被重新重视起来。《孙子兵法·作战篇》曾记载:“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周朝战车遗址

各诸侯国都想要成为天下第一雄主,所以纷纷制造大量的战车并组建庞大规模的战车方阵。战车也在春秋战国时期迎来了它的鼎盛期。许多诸侯国都至少拥有千乘战车。

春秋战国时期战车的作战方式已经较前代有所不同,战车主要担任高速冲阵的任务,并非是与步兵协同推进。为了强化战车的速度,时人将战马的数量从两匹增加到了四匹,由此至少可多获得一倍的提速。由于马匹数量的提升,也意味着战车上可以部署更多的士兵,也可以携带更多的军械。不过战车内部士兵的作战方式基本没有发生太大改变,依然是刺杀与射杀并存,二者在对地方士兵发动攻击的同时也可以有效保护驾车人的安全。 秦汉时期的战车

始皇帝嬴政在横扫六国之后完成了国家统一,此时国家内部已经没有战事,处于短暂的和平期,始皇帝的敌人也从六国君主变成了塞外的匈奴。匈奴是常年居住于中原北部的游牧民族,擅长骑射游猎,是天然的骑兵。然而中原王朝的主要作战兵种是步兵,步兵在对抗骑兵时有着先天的缺陷。而战车虽然杀伤力惊人,但也只能够对步兵和弓兵起到效果,对骑兵基本不起效用。为了对抗匈奴,始皇帝开始将侧重点放在培养骑兵的身上,逐渐忽略的战车兵。需要注意的是,秦朝并非放弃战车而只顾骑兵发展,当时仍然有大量战车兵在军中服役。从兵马俑遗迹来看,秦代战车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战车没有多大不同。轻视战车的研究是一大因素,另一因素应当是秦帝国统治时期较短,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研发。

秦朝战车

然而秦朝早衰,中原江山很快姓了刘。西汉帝国建立后所面对的敌人和秦帝国一样,都是北方的匈奴人。从机动性上看,骑兵的机动性远超战车;从成本上来看,一人即可为一骑,而战车则至少需要三人。况且对匈奴作战必须向北远征,这都不利于战车的使用,再加上汉朝初期马匹匮乏,根本无力组建战车方针,故汉帝国也如秦帝国一样重骑兵轻战车。《汉书·灌婴传》中曾有记载:“文帝三年 , 匈奴大入北地,上令承相婴将骑八万五千击匈奴”。

汉朝战车

汉武帝为了北征匈奴,倾尽全力发展骑兵部队,战车部队基本被放弃。至三国时期,由于三国各自拥有不同的特殊地理环境,更加不适宜使用战车作战。至此,战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结语

战车的历史虽然到了三国时代就宣告结束,但在此之前它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被忽视的。而它被世人所抛弃的原因主要是战车已经不适合后来的复杂作战环境,加上科技在不断进步从而使战车离开了战场。在冶铁技术和制甲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给骑兵装配重甲来达到战车冲阵的效果。且战车所能够使用的战术较为单一,不如骑兵丰富,自然会被逐渐抛弃。

从殷墟出土的商代战车,到秦始皇陵兵马俑内的战车遗迹,我们不难通过想象还原当时战车在战场上飞驰时的凶猛景象。可惜想象终归是想象,我们再也无法看到战车奔驰的真实景象,多少有些惋惜。

参考文献:

1.《夏书·甘誓》

2.《书经集传音释·甘誓》

3.《孙子兵法·作战篇》

4.《汉书·灌婴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19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