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陆游为什么说 宁可作大雁而死 也不愿意作仙鹤而生

前言前几天看到一个问题:诗词中的雁奴是什么意思?陈老总有一首 《感事》诗写到:"为群荣雁奴,作伥耻鹤媒。"这两句诗化用自

前言

前几天看到一个问题:诗词中的雁奴是什么意思?

陈老总有一首 《感事》诗写到:"为群荣雁奴,作伥耻鹤媒。"这两句诗化用自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一首七言绝句,结尾两句是:

宁为雁奴死,不作鹤媒生。

雁奴与鹤媒,是现代人很少使用的两个词汇,但是在历史上、在生活中我们对于这两个词语所代表的两类人并不陌生。

陆游为什么说,宁可作大雁而死 ,也不愿意做一个仙鹤而生 ?

一、 雁奴是个悲剧英雄

北宋诗人宋祁曾经在自己的文章《雁奴后说》中介绍过雁奴:

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机警。每群雁夜宿,雁奴独不瞑 ,为之伺察。或微闻人声,必先号鸣,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雁奴后说》

雁奴是雁群中最聪明、最警觉的一员。因此它被选为是雁群中的哨兵,一旦发现危险,它就鸣叫报警带领大家逃生。

但是它为何是个悲剧形象呢?宋祁接着说:

乡人益巧设诡计,以中雁奴之欲.....多穿土穴于其傍。日末入,人各持束緼 并匿 穴中,须 其夜艾 ,则燎火 穴外,雁奴先警,急灭其火。

群雁惊视无见,复就栖焉。于是三燎三灭,雁奴三叫,众雁三惊;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 也,互唼迭击 之,又就栖然。少选 ,火复举,雁奴畏众击,不敢鸣。

乡人闻其无声,乃举网张之,率十获五 。 《雁奴后说》

猎人很狡猾,竟然使用了人类的反间计。猎人躲在雁群附近的土穴中,等夜间雁群休息时,猎人点火引起雁奴的鸣叫,然后灭火躲起来。酣睡的大雁们被雁奴叫醒后,却发现没有什么动静。

如是者三,忠心耿耿的雁奴被大家误解,其他的大雁迁怒于雁奴,一起攻击它。于是,等猎人再一次点火时,雁奴已经不敢鸣叫了。于是猎人们开始放心地张网捕雁,一半的大雁遭遇了灭顶之灾。

现实世界中,雁奴受了委屈以后,真得不叫了任由猎人捕捉群雁吗?雁奴哪里去了呢?

宋朝蔡启的《蔡宽夫诗话》写了雁奴的悲剧:

雁有小而善鸣者谓之雁奴,雁每群宿,雁奴辄往来巡视不瞑,微闻人声,则长鸣以警,盖亦物之能爱其类者。以故江湖间捕雁,必先以计杀雁奴,然后群雁可得。

在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出,这个雁奴似乎是自愿出任哨兵的,因为“物之能爱其类者”。但是也因此首当其中受到了猎人的迫害。

猎人捕猎首先要“ 以计杀雁奴”。 古人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说法,猎人先打掉雁群的哨兵,然后“群雁可得。”

古诗有比兴之法,写景既是写情,咏物既是咏人。雁奴的传说其实是一个寓言故事。

战国时期的屈原曾经哀叹,因为自己过于警醒,受到别人的嫉恨,所以被流放: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

屈原用的是赋体,直抒胸臆。陆游的《古意》就是比兴用法了:

夜泊武昌城,江流千丈清。宁为雁奴死,不作鹤媒生。《古意》

陆游说,我宁可作为一个被人误解的雁奴而死,也不愿意做一个卖国求荣的鹤媒而生。

说起这种历史人物,老街首先想起的就是明朝末年的袁崇焕了。崇祯皇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之计,将袁崇焕凌迟处死,据说行刑之时,袁崇焕还被百姓误解和唾弃。崇祯皇帝自毁长城,亲者痛,仇者快,不久明朝就灭亡了。

南宋时期的岳飞、李纲、赵鼎,不都是这种悲剧英雄吗?

北宋时,变法的王安石有感自身经历,借雁奴的故事,写过一首五言古风:《同昌叔赋雁奴》。

雁雁无定栖,随阳以南北。嗟哉此为奴,至性能恳恻。

人将伺其殆,奴辄告之亟。举群寤而飞,机巧无所得。

夜或以火取,奴鸣火因匿。频惊莫我捕,顾谓奴不直。

嗷嗷身百忧,泯泯众一息。相随入矰缴,岂不听者惑。

偷安与受绐,自古有亡国。君看雁奴篇,祸福甚明白。

王安石的这首诗用意很明显 ,前面说了雁奴的故事,结尾四句点出了忧国之思。

王安石叹息道,雁奴身怀百忧,却被同类不理解,大家安于现状、受到别人的欺骗而不知。自古以来有多少因此而亡国的例子呀。大家看看雁奴的故事,是福是祸自然就知道了。

王安石变法自古以来褒贬不一,有人说他变法利国利民,有人说他变法是祸国殃民。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王安石变法不是为了一己私利,他真心认为“偷安与受绐,自古有亡国。”可见他的内心之中,也有着雁奴那种被误解的委屈。

二、鹤媒的无耻

陆游为什么说“宁为雁奴死,不作鹤媒生 ”呢?鹤媒又是怎么回事?

我们先从明朝诗人龚诩的一首七绝开始:《道中见弋人有感而赋》。

负弩蹲躯隐薜萝,鹤媒前导舞婆娑。凫鹥只合高飞去,同类应知误汝多。

弋人,是手持弓箭的猎人,他们用一种带绳子的箭射鸟。龚诩在诗中写到,猎人藏在草丛之中,“鹤媒”前面上舞蹈,鸟类们看见它可要远远高飞避开呀,大家应该知道这是一个圈套,这只仙鹤不是什么好鸟,最会欺骗同类。

为什么要躲开“鹤媒”呢?它又为什么被叫做鹤媒呢?我们看完唐朝诗人陆龟蒙的《鹤媒歌 》就明白了。

陆龟蒙(?-公元881年)与皮日休齐名,被人合称为“皮陆”。他是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其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鹤媒歌》是一首咏物的讽谏诗。

偶系渔舟汀树枝,因看射鸟令人悲。盘空野鹤忽然下,背翳见媒心不疑。

媒闲静立如无事,清唳时时入遥吹。裴回未忍过南塘,且应同声就同类。

梳翎宛若相逢喜,只怕才来又惊起。窥鳞啄藻乍低昂,立定当胸流一矢。

媒欢舞跃势离披,似谄功能邀弩儿。云飞水宿各自物,妒侣害群犹尔为。

而况世间有名利,外头笑语中猜忌。君不见荒陂野鹤陷良媒,同类同声真可畏。

陆龟蒙的诗中写到,我系舟于水边树枝上,偶然间看见猎人捕猎鸟类而感到一种悲哀。

天空中一只野鹤盘旋而下,因为它以为自己找到了一见钟情的伴侣,所以一点也没有疑心。鹤媒装作无事一样娴静地立在那里,不时发出的鸣叫远传天际。它用声音吸引自己的同类伙伴。等到野鹤飞过来时,鹤媒梳理羽毛仿佛因相逢而开心,还欲擒故地纵做出被惊吓飞起的样子。

野鹤飞过来,与鹤媒一起寻找鱼类,啄食水草时,忽然间当胸被射了一箭。这时鹤媒舞动起来,似乎在向猎人献着殷勤邀功。

诗人评价说,一个在天上飞一个在水边宿,鹤媒你怎么忍心欺骗并戕害你的同类呢?

如同人世间的争名夺利,表面笑语连声其实内心却阴险猜忌。大家看看荒野中的野鹤吧,就这样被鹤媒所陷害,有时候越是同类越可怕,害人也最深。

明朝高启也有一首《鹤媒歌》写到:

鹤媒独步荒陂水,仰望云间飞不起。远看过鸟下南汀,鼓翼相迎似相喜。

共为羽族生水乡,暂从饮啄无猜防。草盾俄开中潜弩,弋师欢笑媒矜舞。

嗟尔高洁非凡禽,胡为徇食移此心。受人驯养忘远举,好陷同类机肠深。

呜呼!世间几人号君子,得利相倾亦如此。

同类被鹤媒欺骗中箭以后,“弋师欢笑媒矜舞”。高启嗟叹道,你仙鹤是我们心目中高洁不凡的禽类,你怎么能成这样,受了猎人的驯养以后,竟然开始陷害自己的同类。人世间有多少号称君子的人,在一己私利面前相互迫害都是如此呀。

看完这两首诗就清楚了,鹤媒就是猎人从小养大的用于吸引同类的诱饵 。 鹤媒是各种鸟媒的一种,鸟媒泛指这一类人工驯养用来打猎的禽鸟,也有“雉媒”的叫法。宋黄庭坚有诗《大雷口阻风》云:

莽苍天物悲,彫弓故在手。鹿鸣犹念群,雉媒竟卖友。

这首诗也用比兴之法,卖友的雉媒和陆龟蒙诗中的鹤媒是同一货色。

诗人心目中真正的仙鹤是什么样子呢?龚诩还有一首《老鹤》写出了理想中的仙鹤形象:

骨节棱棱冰玉清,羽毛翩翩霜雪明。不随神仙去紫府,与我共结林壑盟。

宁甘饥渴守我分,饮啄肯与群鸡争。竹间花外每独步,风前月底时一鸣。

有时向我展翼舞,似欲和我吟诗声。君不见弋媒徇食良可耻,卫国乘轩何足荣。

愿言与尔共卒岁,不必云霄驰远情。

老鹤不去神仙紫府享受生活,甘愿与诗人在林壑之中结为伙伴。可以忍受饥渴,亦可以与鸡同食粗糙的食物。舞蹈鸣叫时,似乎配合我吟诗。

在诗人的眼里,老鹤不屑于坐上卫灵公高贵的轩车,更耻于做一只猎人手下为虎作伥的鹤媒。只愿意过着这平凡的生活,度过此生。

三、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雁奴是一个悲剧英雄,而鹤媒更像是一个小人和叛徒。但是生活中的鹤媒自己也是一个无法掌握命运的悲剧形象。

鹤媒从小被猎人养大,它自己并没有选择权。甚至他连自己被拐卖或者自己双亲被猎人扑杀的现实都不清楚,就这样在扭曲的环境中长大。

直到有一天,它渐渐有一点醒悟自己悲惨的命运时,却仍旧执迷不悟。因为它受到的是一种违背正常伦理的教育 。因此在为虎作伥、戕害同类的时候,它还能够欢欣雀跃,不能不说环境与教育扭曲了它的三观。

这个鹤媒如同《楚门世界》中的主角一样,一直生活在谎言中。但是楚门是一个善良的人,不会去危害别人,在明白真相的时候,楚门勇敢地走出了自己的牢笼。

我们不知道有没有鹤媒逃走过,也不知道鹤媒逃走以后还能不能回到鹤群的生活中。

我们在诗歌中看到的鹤媒和争取自我的楚门不一样。

在陆游的另一首诗《送范舍人还朝》中,我们看到了现实中鹤媒的影子:

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君如高光那可负,东都儿童作胡语。常时念此气生瘿,况送公归觐明主......

每当想起“东都儿童作胡语”时,陆游便“常时念此气生瘿”。北宋的都城汴京沦陷日久,连孩子们都只知道说“胡语”了。

最令人痛心的并不是陆游这首诗,而是唐朝司空的《河湟有感》 :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安史之乱以后的唐朝国力锐减,吐蕃乘机占领了河湟地区(青海甘肃一带)长达百年。 在那里长大的汉儿,说的是胡语,骂的竟然是汉人。

这些“却向城头骂汉人”的孩子们,与鹤媒又有什么区别呢?再想一想在香江畔兴风作浪的暴徒们不也是可怜又可恨的鹤媒吗?

百年以后,河湟地区被张义潮收回唐朝的版图。今天的中国,也早不是鸦片战争时期孱弱的中国了。

结束语

生活中总能看到有雁奴忍辱负重、砥砺前行,虽然被人误解,但是不肯退缩勇往直前。

我们也能看到鹤媒,为了一己私利不顾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甚至为虎作伥戕害同类。这些背祖忘宗不以为耻反而为荣的人,历史上从来也没有消失过。

您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生活中的我们,是一只雁奴还是一只鹤媒呢?

结束时,录入一首老街为纪念张义潮而写的七律。张议潮举义兵收复河湟地区,改变了“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的局面,值得我们永远记住:

百年沦落忆长安,家国双分霄汉间。鱼目怒腾渥洼水,春风喜度玉门关。

揭竿瀚海胡初破,赐酒龙池鬓已斑。万古丹青森画壁,英魂犹自绕狼山。

@老街味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19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