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跪拜磕头,是关乎国运长隆,国之根本的大事,看同治接国书

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陆之滨,莫非王臣”,堂堂天国大国,特别是以奉着华夏正朔自居的大清帝国,特别向往着盛唐时期的至尊

1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陆之滨,莫非王臣”,堂堂天国大国,特别是以奉着华夏正朔自居的大清帝国,特别向往着盛唐时期的至尊风采,希望着四方小国朝觐入贡。

可是到了同治年间,皇帝和太后提起来这事就头疼。原因很简单,过去来的,是下属拜上司,是穷亲戚投靠富靠山。现在来的,是强盗硬推门,横行无阻,连吃带拿。

还要便吃便拿再看看主人是什么神色表情。以前同治皇帝没有结婚,还可以以太后不见外客的理由推卸,现在同治皇帝已经亲政,日、英、法公使都以亲手递交国书为由,要求朝觐皇帝。

但是,公使们不同意用臣下的礼节,也就是不同意跪拜皇帝,更不同意给皇帝磕头!2

中国的进步史是细节决定一切的进步史。

对帝王的尊重形式,代表着时代的先进生产力。拿文物来看说,并不是年代越久就越值钱,战国时代之前的青铜玉器,真正的价值是在可以研究甲骨文。

秦汉砖瓦,一听就不可能值大价钱。

唐三彩陶器比不上元明清的瓷器,就是因为明清最好的瓷器都是皇家专用的,举国之力,办一件大事,不管是瓷器,还是原子弹,都没有问题。

自从叔孙通专门制订了宫廷礼仪后,推崇领导至高无上尊严的原则是每一代礼仪之朝的不二心得。

跪拜磕头本来是古人正常的礼仪,主要是古代没有椅凳之类的坐具,大家都在塌上跪坐,人来人往的起来打招呼不方便,不如跪直身子点点头方便,无非就是等级低的头低些,等级高的点头幅度微弱些。就象现在握手礼,先伸出来双手紧握的,肯定是下级。3

《周礼·春官·太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这就是真正的三叩九拜,其实是当时规定好的不同身份人物交往时的礼仪,对上,对下,平辈甚至不同场景都有不同磕头的方式,但并没有后世男儿下跪就是奇耻大辱的说法和感觉。

唐宋以后,椅凳流行,人们不必委屈双腿,但是跪拜磕头的礼仪是流传下来了,上下级,长晚辈,包括同僚平辈夫妇,见面磕个头,就是打个招呼一样礼貌。

唯独对皇帝要格外体现出来特别尊敬的感觉,就按古礼的最高记录,三叩九拜。以此下推,就有了二叩六拜,一叩二拜等等按级别的磕头行礼。

人人都要磕头,人人都想让别人给自己磕头,磕头的一定是被奴役的,所以磕头意味着被征服和已屈服。

让别人磕头是最大的享受,给别人磕头是最大的屈辱。4

天朝上国,根本没有平辈的朋友,来的藩国不是朝觐就是要入贡,至于那个可以朝觐那个可以入贡,还要看上国当时建交给制订的等级,符合那个属国才可以做那个事情,丝毫不能乱来。“我国定制,从无不跪之臣,若谓宾礼与外藩不同,必欲执泰西礼节行之于中国,其势万不能行。夫朝廷之礼,乃列祖列宗所遗之制,非皇上一人所得而私也!若殿陛之下,俨然有不跪之臣,不独国家无此政体,即在廷议礼诸臣,问心何以自安?

自古以来,国情不同,便是解决或者不解决问题的最好答案,给皇上磕头就是大清国情,不管皇上愿意还是不愿意,这是国体尊严,政体安稳之大事。

皇上肯定是喜欢别人给磕头的,但要认为皇上从不给别人磕头就错了,皇上要磕头的地方更多。因为皇帝是天子,是天神儿子,他就要跟上天去沟通交流。

这就是祭祀,向天地日月岁月祖宗等祭祀,皇帝必须要三叩九拜亲自去磕头的,就是山岳河渎谷神蚕娘,文有孔子,武有关公,远有历代帝王将相,近是本朝忠臣孝子,都需要皇帝每年一祀。

按要求皇帝都去磕头,那皇帝估计就不需要起来了,所以祭祀也分了等级,大祀亲临,中祀或临,群祀代临。

由此可见,皇帝磕的头并不比别人少,广大臣民不应该有什么意见,就是外国人也不应该有意见,因为西方时节见中国皇帝磕头是有例可查的。5康熙五十九(1720)年葡萄牙使臣裴拉理奉表来朝,康熙在畅春园九经三事殿接见了他。接见当日,礼部在殿阶下正中设表案,康熙帝升御座。贡使在鸿胪寺官导引下将表文放到表案上,行三跪九叩大礼,然后再膝行至御座旁亲手将表呈给康熙帝,再行三跪九叩礼,康熙帝赐坐赐茶。此后,雍正五(1727)年西洋博尔都噶尔王派麦德乐、乾隆十八(1753)年葡萄牙派巴哲格来华,都照此规定行了三跪九叩礼。

但是以后就不行啦,乾隆五十八年英国派马戛尔尼来华,行单腿跪拜礼。而嘉庆二十一年英国使臣斯当冬来华,干脆就拒绝跪拜,最后被嘉庆赶了回去。

同治时候,赶也赶不走了,必须得见。

于是乎,为了外臣朝觐不跪,居然有这样的一种说法渐渐流行,说西方人腿直,无法两腿同时弯曲,据说林则徐也信此说法。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但我要相信,不信就不能自圆其说,也没有办法打破尴尬局面。

可本次带头鼓动朝觐的是日本全权公使副岛种臣,日本人的跪坐从中国学习以后,一直传承至今,他们跪拜磕头是基本每天必做的功课,而且日本琉球一直是中国藩属之地,跪拜磕头是正常礼节。

可惜,形势所迫,习惯磕头的日本人一直要享受一下不磕头的乐趣,同时还可以看看一同参加清朝大臣们下跪的姿势。6

同治十二(1873)年六月初五日,同治帝在中南海紫光阁首次接见了日、美、俄、英、法、荷六国驻华公使。

紫光阁又名云台,乾隆皇帝画了“前后五十功臣”的像在紫光阁,御制题赞,陈设俘获军器,因而又定为藩属觐见之地,在这接见也是用意在耀武扬威,震慑外藩。

可惜这番小骄傲外国友人不知道,知道了也不会在乎,只有高度集权制才会过分的考虑细节和形式,因为这关乎最高领导人的自尊和情绪。

另一个形式上给面子的是让各国公使由三鞠躬变为五鞠躬。

这是恭王领衔的外交交涉一大成功案例,摸不着头脑的外国公使并不认为多鞠两个躬就能让本国利益吃什么亏,可是认为外交无小事的清政府,认定本次折冲交涉,体现出上朝风采,能够让国运长隆。

同治皇帝很不高兴,朝觐仪式从头到尾面无笑容,就说了一句话走人,他以为他丢了历代祖宗面子,接见了不跪之臣。不久死去的他,不知道他的继承者们过的是什么日子,他应该感谢传染性病给他的那个胡同,让他早早的避免了一切侮辱。7

多磕头,少说话,不只是一个优秀存在者的生存秘法。这六字字比一切心灵鸡汤励志名言道佛儒基督天主的学说都要管用的多。

多磕头,可以锻炼身体,每天磕100个头,保证腰不酸腿不疼,颈椎病都能治好,而且还可以放低身段,提高抗侮抗辱能力,一个人随时能够跪下来,多大的难题都能解决。

少说话,避免祸从口出,也让别人不知道深浅,显得深沉。

其实,个人如此,国家也是如此,总考虑磕头这种面子的国家,最终就是大清帝国这样永远跪着起不来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19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