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苏轼“职场生涯”的前半生,古人的“书生意气”,导致其仕途不顺

今日看点:苏轼“职场生涯”的前半生,古人的“书生意气”,导致其仕途不顺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一雪前史,今天给大家聊聊苏轼

今日看点:苏轼“职场生涯”的前半生,古人的“书生意气”,导致其仕途不顺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一雪前史,今天给大家聊聊苏轼的书生脾气。英宗治平元年 (公元1064年)年底,二十九岁的苏轼被罢免,回朝廷等候差遣。官做不下去了,苏轼却看上去没什么压力。这一年,他最重要的收获是和擅长画竹的表哥文同深入切磋艺术,还在剩下的一点时间里“赴长安,游骊山”,过得很是逍遥自在。第二年正月,苏轼还朝,判登闻鼓院,直史馆,去做一名历史研究员。虽然皇帝对苏轼还是看好的,觉得他刚刚三十岁,正是而立之年做事的时候,应该给他压压担子,但宰相韩琦却认为苏轼恃才傲物,稍嫌浮躁,在凤翔官声不好,还是冷处理比较好。

宋英宗

因此,苏轼的仕途开始黯淡下去。屋漏偏逢连夜雨,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苏轼妻子王弗在京师去世。次年四月,父亲苏洵去世。他和弟弟苏辙护父丧返川。守丧三年后,三十四岁的苏轼回到京师,继续任职史馆,做他的历史研究员。曾经寄予厚望的政治明星到了这里看不到一丝重新光亮的希望。

苏轼

1069年2月,苏轼回京时,朝局悄悄地发生变化。此前一年,英宗病逝,神宗皇帝即位,一个传说中的改革派人物王安石入京,神宗准许他越次入对。这是一个信号,说明当下的时代,“改革”将是关键词。十年前,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提出了改革主张。仁宗没有接受,朝局便这样年复一年地承续下去,没什么异动。等苏轼回京时,王安石已是参知政事(副宰相),全面主持改革工作,还新设了制置三司条例司作为领导改革的机构,陆续制定和颁布一系列新法。

神宗

苏轼注意到,一些老同志靠边站了。像司马光被外放到西京御史台,名为御史,实际上也不问政事,而是和他苏轼一样,做一名历史研究员,专心致志写一部叫《资治通鉴》的史书。欧阳修也不在中央工作了,因身体不好,希望到下面走走。先是出知亳州,后又知青州。到了地方上无心工作,或者说无心配合王安石开展新法落实工作。但其实王安石自己也难。改革的劲头很大,支持他的老同志却不多。无可奈何之下,只得拉拢一些中层干部为其所用。

司马光

苏轼注意到,他的弟弟苏辙已经进了制置三司条例司工作。王安石可能也想拉他进去共谋改革大业。其实对苏轼来说,这或许是仕途上的一个好机会,再怎么着也比任职史馆强。但偏偏这个时候,他的书生脾气又上来了。苏轼多次向皇帝上书,认为“所行新政皆不与治道同”,“天下之所以不大治者,失在于任人,而非法制之罪”,他还指出王安石这样的变法太激进草率了,“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总之,他的态度就是非暴力不合作,顺便泼泼冷水。

苏辙

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仕途上的一个机会悄悄靠近苏轼。由于谏官空缺,翰林学士范镇推荐苏轼出任谏官。这实在是一个敏感的职位,因为明眼人都明白,谏官之所以空缺是因为那些反对王安石变法的谏官、御史等监察官都被罢免得差不多了,亟需补充。按苏轼的性格和声望,倒是蛮适合这个职位的。但是侍御史知杂事谢景温却反对苏轼出任谏官。

王安石

谢景温跟王安石的关系原本就很铁,再加上他妹妹嫁给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为妻,算起来也是亲家。从利益角度出发,谢景温当然不希望苏轼出来搅局。或许历史研究员是最适合苏轼的工作,只是谢景温用以反对苏的手段极为毒辣。他上书神宗,弹劾苏轼在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7年)护送其父苏洵遗骨回四川老家的途中,违反规定擅自差借兵卒用于护卫,更严重的是苏还借机搞走私活动,悄悄于所乘船中贩运私盐、苏木和瓷器,从中牟利。如此作为,孝道何在?律法何在?谢景温实名举报,神宗皇帝当然要展开调查。但事隔三年,要查个水落石出又谈何容易。谢景温要的其实也是这个结果,不怕查,就怕不查。查个一年半载,即便最终查无实据,苏轼出任谏官的事也黄了。

苏轼

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八月,苏轼被任命为杭州通判,不再在京师工作。这实际上也是他自己的要求。在调查工作还在进行的时候,范镇、司马光都曾站出来为苏轼辩护,当着神宗的面说苏轼当年离开京城时,宰相韩琦曾赠送白银三百两给苏轼兄弟二人,苏轼却不纳,这样一个视钱财如粪土的人,怎么可能通过走私以从中牟利呢?神宗也犹豫,开始倾向于苏轼无罪的说法。偏偏这个时候,苏轼的书生脾气上来了,他觉得自己不能承受如此屈辱,主动上书要求到外地去任职,以示避嫌。

韩琦总结:

苏轼在杭州呆了三年多,随后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徐州等地任职,官都做得不大,直到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五月,被任命为湖州(今江苏湖州)知州,算是坐上了市长的位置。其实,此前在徐州的防洪救灾工作中,苏轼作为市里主要负责人因为表现不错而得到了神宗皇帝的嘉奖。仕途的转机应该说慢慢地到来了,苏轼只要将他的书生脾气改一改,或许还能更上层楼。但是到了湖州,他又犯错误了。当然准确地说这错误不是他主观上想犯的,而是被朝廷的某些势力盯上了,苏轼恐怕想置身事外也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19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