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志愿军巧妙穿插,粉碎美军进攻大计,成为抗美援朝典范战例!

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4日,志愿军向敌人发动的第二次战役,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在运动战阶段打得最漂亮的一仗

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4日,志愿军向敌人发动的第二次战役,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在运动战阶段打得最漂亮的一仗。这次战役打得敌人一直退回到三八线,一举扭转了战局,为抗美援朝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志愿军第三十八军在此次战役中表现极为出色,特别是一一三师副师长刘海清率领三三七团和三三八团,大胆穿插到三所里、龙源里一带,对保证战役的胜利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第一次战役结束后,麦克阿瑟为了弄明志愿军参战兵力和意图,为发动新的进攻创造条件,从11月6日开始,以部分兵力对志愿军采取试探性进攻,同时实施空中战役,每天出动一千多架次飞机轰炸鸭绿江上的所有桥梁。

敌人地面部队开始试探性进攻后,志愿军将计就计,以部分兵力实施节节抗击,诱敌深入,主力部队也随之向后转移。

在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后,9日在西线主动放弃了飞虎山一线阵地,10日又放弃博川,东线放弃了黄草岭。但敌人由于有上次分兵冒进的教训,行动很谨慎,前进迟缓。

为了进一步造成敌人的错觉,诱敌大胆向志愿军预设战场前进,志司首长命令各部队继续回撤,并停止向进攻之敌还击。

麦克阿瑟果然被志愿军继续后撤的行动所迷惑,错误地判断志愿军是“怯战退走”,并断定志愿军兵力“最多不过六七万人”。他还断定他实施的空中战役,已迫使志愿军支援部队不能进入战场,于是加快了进攻速度。

11月25日,西线各路敌军被诱至志愿军预设战场,这时志愿军乘敌人立足未稳,出其不意地率先对推进到宁远、德川一带的敌军两个师予以迎头痛击。

为了切断敌人的退路和阻止敌人增援,三十八军奉命取捷径向三所里大胆穿插。

11月27日15时15分,一一三师首长命令三三八团为先遣团,全师星夜插向三所里。三三八团16时出发,具体任务在路上才交代。

带领三三八团执行穿插任务的一一三师副师长刘海清后来回忆说:“这个距离有多远呢?有一百四十多里路,一个晚上要走这么远。前进途中天一亮,敌人的飞机就来了,一会儿一架,一会儿一架,老这么过,光顾隐蔽飞机了,就不能继续前进了。

当时刘海清对各团营干部说:“根据目前的形势可以判断,敌人不一定发现了我们,我看他老是飞过去没有盘旋,没有看,没有侦察我们。也就是说,敌人很可能把我们当作李伪军部队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海清当机立断,命令三三八团将士去掉伪装,快步前进,拉开距离。

由于部队快速穿插,三三八团果然在预定时间之前抢占了三所里。

如此一来,处在美军第八团右翼集团右上角的美军第二师、土耳其旅、以及右下角的美军骑兵第一师各部之间的联系,就这样被三三八硬生生地割断,麦克阿瑟精心筹划的进攻大计被这个巧妙的穿插行动轻松破解。

简而言之,刘海清带领三三八团完成的这次穿插奇袭,发挥了“打蛇打七寸”的效果,让美军指挥官刚刚发布的作战计划变成了废纸。

从这个战例中不难看出,三三八团成功完成穿插任务的关键之处在把“机动灵活”四个字发挥到了极致。

志愿军一开始伪装前进是为了迷惑敌人,当敌人飞机没有看出你是他的敌人时,这时如果仍死搬教条,照常伪装前进,不仅影响穿插速度,也必然会暴露自己,造成穿插失败。这时果断去掉伪装,却是最好的伪装。

正所谓“水无常形,兵无常势”,三三八团这次巧妙的穿插作战,成为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机动灵活战术的典范战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19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