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从司马炎的无奈之举着手,探究西晋分封制的演变

分封制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国家政权,同时也是对建国有功的重臣予以奖励。于是西周皇室就把氏族宗室、开国功臣

分封制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国家政权,同时也是对建国有功的重臣予以奖励。于是西周皇室就把氏族宗室、开国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裔等地位颇高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并赏赐给他们土地和人民,允许他们拥有各自的小政权和军队,尽管拥有限制,但也并不妨碍他们各自越限发展。

这是分封制的一个很大的弊端,例如历史上一个很著名的事件——烽火戏诸侯,就是分封制弊端的最大体现,当封国有足够实力的时候,反叛独立就不再是难事。

西周分封制

因此到后来秦国统一全国的时候,秦始皇就废除了这一制度,之后除了西晋与明朝,就几乎没有王朝再实行分封制了。

故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西晋实行分封制的原因,以及其所谓的演变究竟有没有起作用,对西晋王朝的后续发展又有何作用。引言

分封制是西周的一个重要政治制度,在西周前期不仅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拓大了国家疆域。然而到了春秋时期,分封制的弊端逐渐凸显出来。周王室的实力日益衰微,权力被各大诸侯国瓦解。

周王室官员图

直到最后,各大诸侯王彻底架空了周王室,开始了诸侯国之间的战乱纷争。尤其是在“葵丘会盟”之后,诸侯国之一的齐国国君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不久之后,各大诸侯国相继独立,周王朝成了一个无人垂涎的标志着分封制彻底崩溃。

由此,分封制被秦始皇废除,以至于后世没有几个国家愿意再使用。而到了西晋,晋武帝司马炎在位时却极力推行分封制,那么他是出于什么目的再次实行分封制,他所推行的分封制和西周时期分封制的不同之处在哪里。魏末晋初“司马氏当立”

晋武帝司马炎乃是魏国权臣司马懿的孙子,司马懿自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便跟随曹操夺天下,深得曹操栽培。然而不同于曹操的嚣张跋扈(挟天子命诸侯),司马懿为人做事很隐忍。即使是后来曹爽得势,也因为司马懿的低调行事成功骗过了曹爽的眼睛,曹爽这才没有针对司马家族,司马懿便利用这个机会巧妙布局,他逐渐将自己的亲信和眼线安插在朝廷各处,同时广纳贤才,安置门客,建立了以自己为核心的权力网络,最后成功将曹爽诛杀,牢牢地拿捏住了曹魏的政权。

司马炎

而后,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昭和司马师遵循司马懿的教导,一步步扩大自己家族的的势力,到了司马炎这一代。司马氏已经拥有足够的实力推翻曹魏政权,于是在公元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新政权,改国号为晋。《晋书·帝纪第三》中记载:于是天子知历数有在,乃使太保郑冲奉策曰:“咨尔晋王:我皇祖有虞氏诞膺灵运,受终于陶唐,亦以命于有夏……肆予一人,祗承天序,以敬授尔位,历数实在尔躬。允执其中,天禄永终。於戏!王其钦顺天命。率循训典,底绥四国,用保天休,无替我二皇之弘烈。”帝初以礼让,魏朝公卿何曾、王沈等固请,乃从之。

司马父子影视照曹魏政权旁落原因

曹魏建立之初便实行九品中正制,于是世族势力迅猛发展,而皇室的宗族则被冷落在一旁,曹操之子曹丕在位时更是立下“藩王不得辅政”的敕令,这导致各个藩王的实力大减,因此也留下了隐患,之后宗族无力再与世族抵抗,渐渐被排挤出去。以至于后来司马家族作乱之时,朝中竟没有能与之抗衡的皇室宗族。《三国志》中记载:九月甲午,诏曰:“夫妇人与政,乱之本也。自今以后,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以此诏传后世,若有背违,天下共诛之。”庚子,立皇后郭氏。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鳏寡笃癃及贫不能自存者赐谷。

曹丕影视照司马炎的初衷

首先是三省制度,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起草诏书、审核诏书和执行政令(决策、审核和执行)。同时又设置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等名号,号称八公(基本上都是享受俸禄的虚职)。

这样做不仅安抚了开国元勋及其后代,又能防止他们的权力太大而威胁到皇室。这样一来,三省分工而行,不会出现一方集权,同时三省又是直接受命于皇室,于是成为中央皇帝之下的最高权力机构。

西晋分封制下的产物

其次是改革分封制度。司马炎将宗室子弟均封为王,以郡为国,邑二万户为大国,置上、中、下三军;兵五千人;邑万户为次国,置上军、下军,兵三千人;五千户为小国,兵千五百人,受封者达27人。辅助司马氏见过的功臣贵族也都加官进爵,封邑达1万户者为大国,5000户者为次国,不满5000户者为下国。

然而不同于西周分封制的是,西晋分封制在分封诸侯国的同时,没有归属诸侯国的地方依然实行郡县制,州郡与封国皆有军队驻守。

但是由于很多受封的诸侯王同时又担任着地方都督,并没有回到自己的封国里。担心自己皇权被抢夺的司马炎下令收回州郡的军队,只保留少数边疆州郡的军队。将都督管辖范围的土地归属到各自的封国里,既方便管理又不会产生矛盾,然后又规定了封国内允许置办的军队数量。

于此,各个诸侯王才陆陆续续回到了自己的封国里,晋武帝司马炎这才能够安心的呆在朝中。《通鉴》中记载晋武帝“惩魏氏孤立之敝,故大封宗室,授以职任。”

晋武帝司马炎影视照同时《晋书》中记载“自古帝王之临天下也,皆欲广树藩屏,崇国维城。……洎乎周室,粲然可观。封建亲贤,并为列国。……魏武忘经国之宏规,行忌刻之小数,功臣无立锥之地,子弟君不使之人,徒分茅社,实传虚爵,本根无所庇阴,遂乃三叶而亡。”西晋分封制的失败

司马炎实行分封制是为了不重蹈曹魏的覆辙,他深知曹魏的失败就是因为太过于疏远皇室宗亲,才让外族有机可趁。所以,他分封诸侯王,想要借宗亲的拥护保证自己皇权在握。这一点,与西周当初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很像。

然而司马炎应该是也总结了西周分封制失败的因素,那就是诸侯国的权力太大。他因此特定在实行分封制的同时也实行了郡县制。但是一步错,步步错。由于担心呆在朝中诸侯王势力太大,司马炎不得不通过削弱郡县的实力来促使诸侯王离开朝中,而他的目的是暂时达到了,但也留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晋惠帝司马衷

分封后,各个诸侯王的权力逐渐扩大,他们广贤纳士,暗地里培养自己的军队势力,中央根本无力制衡诸侯的军队,西周的历史渐渐重现。

太熙元年(公元290年),晋武帝之子晋惠帝司马衷即位,但是晋惠帝智力低下,不能执掌政事,便由太傅杨骏辅政。后来,皇后贾南风设计将杨骏家族满门抄斩,朝中实权被她夺取。这就导致了诸侯王的不满,他们相互之间开始了明争暗斗,西晋的国势开始混乱起来。《晋书》中记载:“有晋思改覆车,复隆盘石,或出拥旄节,莅岳牧之荣;入践台阶,居端揆之重。”

八王之乱

晋武帝死后,晋惠帝司马衷即位。但真正把握实权的却是皇后贾南风。在他诛杀了司马亮之后,朝廷上下安宁了很多。但她还是太过于赶尽杀绝,做出了一件将自己推向无底深渊的事。

公元300年。贾南风设计将太子司马遹杀害。此举不仅引起了群臣的不满,也给了诸侯王借机谋朝篡位的借口。

公元301年,赵王司马伦诛杀了贾南风宗族,夺的朝廷大权,并自立为帝,改元建始,逼迫晋惠帝退位。随后不久,其他诸侯王相继叛乱。八王之乱由此开始。评价

司马炎吸取了前朝的教训,为了不使开国功勋贵族势力太大,以至于危及皇室,无奈之下选择了实行分封制。但他也是个聪明的人,为了不使宗亲封国的实力太大,特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西晋期间地图

但这些措施终归还是太表面,根本无法触及到诸侯王的势力,更别谈能够控制他们在自己封国里的政权。其实还是司马炎在建国之后太安于现状,贪图享乐。没有把分封制彻底改革,在仍旧留有短板的情况下就草草结束。

所以司马炎想象中的分封制还是很全面的,但是现实中却做的很片面。以至于,他所建立的国家也没能逃过诸侯乱象的局面。

其次,个人认为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那就是在他死后立了一个痴呆的儿子司马衷为继承人。这才导致朝政落入外人贾南风之手,最终导致了八王之乱,西晋逐渐走向灭亡。

综合分析下来,司马炎分封制的演变是一次彻彻底底的失败改革,是西晋灭亡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晋书》 、《三国志》 、《资治通鉴》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19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