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史官,不单单只是需要记录历史,他们还身兼要职

根据我国古典文献的中的传说,史官起源于黄帝时期。《世本·作篇》中记载:“黄帝时史官,名叫沮诵和仓颉,他们是创作了文字的人

根据我国古典文献的中的传说,史官起源于黄帝时期。《世本·作篇》中记载:“黄帝时史官,名叫沮诵和仓颉,他们是创作了文字的人。”《世本·作篇》中记载:“大挠发明了天干地支,隶首发明了术数,容成发明了历法,他们三人也是黄帝时的史官。”

宋衷注《世本》记载:“黄帝时代,第一次设立了史官,而且史官分为左史和右史。”根据《礼记·玉藻》中的记载:“左史记事,右史记言。”然而《汉书·艺文志》记载为:“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六艺论》记载为:“右史记事,左史记言。”虽然到底左右二史官到底负责哪一部分还并不是很清楚,但是他们负责记录天子的言行是一定的了。

《吕氏春秋·先识览》中记载:“夏朝太史令终古见桀迷惑昏庸,于是拿出自己的书籍抱着哭泣。夏桀执迷不悟,越来越暴虐昏乱,太史令终古就逃亡到商去了。后来殷内史向挚看见纣王愈来愈淫乱糊涂,于是用车载上他的书籍,逃亡到周去了。”私以为夏商的史官,不仅负责记录天子的言行,还掌管着国家的图法,所谓图法,就是国家的典章制度。

《史通·史官建置》中记载:“史官的设立,开始于黄帝时期,在周朝的时候就完备了,名称有很多,但是职务大同小异。”《周礼·春官》就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之名,《尚书大传》称之为五史。

《周礼·春官》中记载:“大史掌握天子所建王国的六种法典、八种法则,以迎受天下各国、官府、采邑上报的治理情况的文书。凡邦国、官府、采邑有争执的就根据历法进行考察,不合法的就加以惩罚。举行大祭祀,与掌卜事的官吏一起占卜祭日。诸侯大会同而来朝觐王,事先依照礼书预习并记录所当行的礼事。王亲征,就抱持观测天象的仪器与之同去。国都大迁徙,就抱着营建国都之法前往。有大丧时,执掌丧葬之法而临时指挥拉防护柩车的事,设大遣奠那天宣读诔辞。凡丧事考察行礼的得失。有小丧负责赐给死者谥号。

小史掌管王国和王畿内侯国的史记,撰定帝系和世本,辨别诏穆的次序。举行大祭祀,大史与有关官吏读礼法书,小史依据礼法书排定诏穆和俎簋的位次。在有大丧、大宾客、大会同、大征伐时,协助大史行事。凡王国的事要用礼法的,掌管其中小事所当用的礼法。卿大夫的丧事,负责赐予谥号,宣读诔词。

内史协助大史掌管王的八种权柄的运用之法,以告教王治驭群臣:一是授予爵位,二是授予俸禄,三是废黜官职,四是安置官职,五是诛杀,六是赦免死罪,七是赐予,八是剥夺。凡四方奏事的文书,由内史读给王听。内史负责书写王的命令,接着把抄写命令的副本加以保存。

外史负责书写王下达给畿外的命令。掌管四方诸侯国的史记,掌管三皇五帝的典籍。负责把文字传达到四方各国。如果使者拿着王的命令出使四方,就负责书写命令授给使者。

御史掌管有关各诸侯国、采邑以及民众治理方面命令的文书,以协助天子进行治理。凡从事治理的官吏都从御史那里接收书写成文的法令。负责帮助王撰写命令。凡统计从政者人数的事都由御史负责。”五史所掌控的,乃是国家的法典、志书、图籍和诏令。

同时,史官又是起草国家文书诏令的官员。《周礼》六官所属,都有史官。《宰夫》八职说:“史的职责,掌管官府文书[的起草]而协助治理。”《御史》说:“负责写诏文。”

有上面所列可以看出,根据古典文献的传说记载,史官最开始,本是以记事为主。后来他们的职责变成记录天子的言行举止,草拟朝廷的文书诏令,掌管国家的图集和法典。就是传说中黄帝的史官,发明的天文、历法、文字、术数等,也都与书册记录有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19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