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司马氏统一三国,西晋为何却短促而亡,从齐王司马攸说起

三国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历史时期,自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后,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形。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

三国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历史时期,自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后,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形。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自此三国时代正式开始。次年刘备称帝,定都于成都,史称“蜀汉”,部分学者又称之为“季汉”。229年孙权于江东称帝,国号“吴”,至此三国正式确立。

由于曹魏雄踞北方中原,是当时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实力最为强大,因此南方的蜀汉和东吴长期保持联合,共同抗曹。不过作为承接时期的历史阶段,三国沿袭了东汉时期豪族社会的大体结构,并在曹魏率先延伸出“九品中正法”的选官制度,从而埋下了曹魏乃至西晋政权中的结构性隐患。

自从高平陵事变之后,司马氏家族始终把控着曹魏的权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然而当时的魏国皇帝曹髦性情纲领,亲率随从出宫,意图诛杀权臣司马氏,不料却在路上被刺身亡。此事给司马氏造成了极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其始终不敢“加九锡”和篡魏称帝。为此,司马昭力排众议,决定推行讨伐蜀汉的计划。最终在钟会、邓艾等人的率领下,成功覆灭蜀汉。然而由于当时的曹魏是政治基础建立在以司马氏家族为核心的世家利益集团之上,处于其中的钟会对寒门出身却立下战功的邓艾心存不满,最终酿成二士争功的悲剧,双双惨死蜀中。

到了西晋时期,司马氏政权狭隘的政治基础结构延续了下来,并未发生太大变化,反而随着九品中正制的深入推行和实际操作中被世家把持的原因而更为恶化,最终促使西晋短促而亡。公元265年司马炎(司马昭之子)接受了曹魏末帝曹奂的禅让,建立了西晋。然而作为开朝君主,司马炎却是一个弱势皇帝。原因也很简单,登基时已经三十岁的司马炎,在此之前并没有多少实际的政治历练。司马氏家族灭亡蜀汉、加九锡称王、开建五等、制定礼律等几乎都是由司马昭完成的,只不过他在距离登顶皇帝宝座仅一步之遥的时候去世了。

正因如此,虽然司马炎在名义上是西晋的开国君主,并且死后被谥号为“武”,但自身并未建立多大功勋,非常弱势。同时,由于他的弟弟齐王司马攸曾被过继给司马师(司马懿长子),故而按照顺位应当传位司马攸。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司马攸颇具才华,言行举止显得更有威望和能力,所以从法理性和合理性上均对司马炎构成挑战。

当然,随着司马炎的正式称帝,朝臣们对司马攸的想法也渐渐归于平息,但是随着时日的推移,太子司马衷的愚笨渐渐展露出来,并逐渐成为大家普遍担忧的问题。当武帝正处于盛年之时,这一问题并不凸显,然而一次偶然事件却改变了局面,彻底激化了矛盾。

原来,公元276年元旦将要举行元会,用以象征国家的礼仪秩序。为此,西晋朝廷各层官员都在前一年底就开始筹备,耗费了许多事件。但到了临近的时候,朝廷却突然宣布取消元会。要知道如此大型的典礼必定需要皇帝亲自参加,而元会的取消就意味着司马炎突发疾病,并且相当严重。此时在朝野内外引起轩然大波,毕竟元会是一场动员了几乎整个国家的行动,这相当于晋武帝病危的消息透露给了所有官吏,成为整个朝野的公共话题。

关于这场病疫的源起,很可能是源于当时国都洛阳爆发的一场瘟疫,所幸几个月后武帝的病情逐渐好转,并渐渐康复了。不过正是在这几个月中,支持齐王司马攸的一系朝臣大肆活动,他们未必是反对武帝司马炎,但确实是不希望皇位最终落入太子司马衷手里。也正因如此,重新稳固朝局之后的晋武帝心里,开始对齐王留下了深深的猜忌之心,甚至为了防止司马攸在朝中势力做大,一改魏晋抑制外戚,开始重用外戚杨氏以培植太子党羽。

在司马炎的刻意操作下,外戚逐渐成为朝廷中一股新的力量,承担起抑制和平衡功臣、宗室两股既得利益势力的角色。与此同时,司马炎一改即位以来一贯的求稳政策,开始积极筹备伐吴,以谋求为自己带来威望,改变自身弱势的局面。公元280年,“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西晋成功平定了吴国,统一了中国。解决了外患并提升了自身威望以后,司马炎开始将主要精力转向内部,以寻求彻底解除司马攸的威胁。

公元282年,容忍许久的晋武帝终于下达了要求齐王司马攸离京的命令。不过毕竟是同胞兄弟,为了顾全影响,皇帝任命司马攸为大司马、都督青州诸军事,以此方式想要调离齐王。然而让司马炎没有料到的是,诏命下达之后,不仅司马攸拖着在洛阳不动身,甚至遭到了朝野上下的强烈反对,涵盖了宗室、外戚、禁军、清流名士等多股势力,继而形成了皇帝与朝臣对峙的僵局。事情的结果以司马攸气恨发病、呕血而死结束。

虽然争执以司马攸病故而告终,扫清了太子司马衷的继位障碍,从表面来看是晋武帝司马炎胜利了,但西晋政治却在这次风波中留下了难以消弭的列横。许多反对皇帝外放齐王的朝臣,都并不支持司马攸取代太子司马衷,仅仅是为了保证朝廷中的政治稳定。然而经过此事之后,皇帝和太子的支持者变成了少数派,本就狭隘的西晋政治基础更加分裂了。

事实上,经过了这次事件之后,一方面皇帝所倚重的外戚杨氏彻底名誉扫地,被推到了官僚集团的对立面;另一方面司马氏宗族内部的分裂已成定局,昭示着武帝死后西晋的整个政治结构的脆弱。最终,当太子司马衷继位之后,外戚杨氏迅速被官僚功臣集团出身的贾氏所取代,而司马氏藩王也随即被卷入中枢权力斗争之中,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最终致使西晋短促而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19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