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 > 社会 >

《道德三字金经》作者承德张一:只需三步,人人皆可转凡成圣

这两天,《道德三字金经》的作者、民间草根承德张一的一句惊世骇俗的话,瞬间惊爆朋友圈,有网友直说张一此言实在是骇人听闻。承德张一说的...

 

这两天,《道德三字金经》的作者、民间草根承德张一的一句惊世骇俗的话,瞬间惊爆朋友圈,有网友直说张一此言实在是“骇人听闻”。承德张一说的是什么?他说:只需三步,人人皆可转凡成圣,也就是都可以成为梦想中的圣人!能说出这样的话,自然让人感觉到如雷贯耳、骇人听闻、耸人听闻!为什么?几千年来的中华文化,能有圣人之称呼的,恐怕只有武圣姜子牙、道圣老子和帝圣孔子!千百年来,圣人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是姜太公、老子和孔子的“专利”,对于普通人来说,根本就是可望而不可及。一个普通人怎么可能通过三步就可抵达圣人的尊位?承德张一此言,实属“骇人听闻”。

承德张一解释说,人人可以成圣,这话并非出自他本人的原创,而是明朝大学者王阳明先生的惊世杰作。据记载,大学者王阳明不止一次的说过这样的话:你往那里看,不仅满大街的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而且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当代我们的大领导也对王阳明的“圣论”倍加推崇。2019年4月30日大领导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这一名言。他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正所谓‘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王阳明希望人人都能够因具备圣人的品德而成为圣人。他的学生问:老师,请问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成为圣人?按照《王阳明心学》,只要满足这样的条件,人人都可以成圣:1,致良知,2,知行合一。大家都知道,“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两个思想,是王阳明思想的两个核心支柱,也是他将能留传万世的的不朽杰作。

王阳明希望看到满大街都是圣人,全天下都是圣人,但是,500年过去了,为什么他身后却一个圣人也没有出现?问题出在哪里?承德张一认为,问题出在了王阳明设定的“良知”上。承德张一说,凡事皆因果。经过翻阅历史资料,王阳明所谓的“良知”主要有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因为门槛太高,几乎无人能跨越过去,第二个是因为门槛脱离了人的本性和真性而让人们永远无法抵达。承德张一说,这第一道门槛,是王阳明设定的“良知”。这个良知包容的知识和学问几乎包罗万象,层次繁多,内容浩瀚,任人倾尽一生也难以融会贯通,更有专家解读要达到这个致良知的人需要读破“万卷书”,可想而知,能跨过这道门槛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应该是在个位数或者以内,不可能“满大街”。这第二个门槛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要求,那就是要人“去私欲”。这个要求就连他的老师孔子都根本达不到,更不用说普通人了。再者说了,在商品交换社会,在市场经济时代,人没有了私欲,不去谋利,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一个人靠喝西北风、靠喝凉水、靠围着一身干树叶子能活几天?按照老子“道法自然”的宇宙万物发展的根本准则,在商品市场经济的大环境里的人,“谋取利益”是任何一个想生存和发展的人的不可改变的行为方式和自然现象,否认了这个本源和自然,就是违背客观规律,就会一事无成。承德张一说,就是王阳明先生能活到今天,看到现代的商品市场经济环境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万万千千的世象,他也会改变自己对“良知”的界定。

那么,“人人皆可成圣”的立论就真的无法实现了吗?承德张一说,非也,完全可以实现。编者问承德张一如何实现?承德张一说,只要把不切合实际的“良知”按照时代的发展要求,本着“符合人的真性和本性(道法自然)、紧贴时代发展(为现实服务)、观点通俗易懂而且极其简明(否则难以度化大众)”的原则进行重新定义即可。

承德张一说,现在,让我们在无所不查的网上看看对“圣人”是如何定义的:圣人是一个汉语词语,一指品德最高尚的人,是对古代品德高尚人的赞誉(如:才德全尽谓之圣人);二专指姜太公、老子和孔子;三指君主时代对帝王的尊称(如:圣上,圣旨)等等。圣人的思想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以上可以看出,只要一个人能够做到品德高尚和一生的知行完备,就已经成为了圣人。所以说,圣人绝对不是孔子和帝王的独家专利,而是人人可以抵达的理想的彼岸和可以拥有的标志。

承德张一说,现在让我们看看这个圣人的圣字的繁体字是怎么写的,繁体的圣:上左有“耳”以表示闻道和悟道;上右有“口”表示行道和宣扬道理,教化大众;下边的“王”代表德行天下就为王,德行天下即为圣。那么,这个圣字就基本上给出了人人成圣的良方。承德张一说,现在让我们在这个主方的基础上给出成圣的全方:

《承德三字真经》  作者:承德张一

只需三步,人人可以转凡成圣。一 ,闻道和悟道。比如学习《承德三字金经》或者其他能够让您悟道的精典,并能够悟道:通过“取于利”三个字悟到:若谋利,则一定“要取于利而莫取于损”,因为如果人人伸出的手都是利他之手,那么,一个国家便可爱心遍地,社会祥和安定,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至此已达王阳明的“致良知”)。为什么说《承德三字真经》堪当此任?因为义利道德文化是当今全人类最大的文化、最重要的文化,最首要的文化和最现实的文化,将这个文化悟到,自然能顶万卷书(大有“听君一席话,胜读万卷书”之势头);二,行道:坚持一生不移地践行已经悟到的“要取于利莫取于损”这个人类生存与发展最为本源的“大道”,无论是谋求你人生的物质利益还是谋求你人生的精神利益,都要奉行“要‘取于利’莫‘取于损’”的根本规矩和根本原则,至此,你已经抵达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的至高境界;三,传道:身传与言传。由于你已经抵达了“知行合一”的至高境界,你已经具备了“以身传道”的修为。如果再能够用语言去教化他人与你同化成“取己利于利他”的群体一分子,你就达到了“身传”与“言传”并举的传道的最高境界,至此,你已经成了闻道悟道,行道,传道的王者,你已经成就了自我,已经步入了实实在在的圣人的行列,在不知不觉中你已经实现了梦想的转凡成圣。所以,可以肯定的说,只需这三步,人人皆可转凡成圣。

那么,人为什么要向圣人看齐?为什么要成为圣人?一位名为“头秃知识不秃”的学者认为:

人要成为圣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达到人生至高境界。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圣人代表着人性及道德的最高成就,是人生至高理想的象征。追求成为圣人,就是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理想,这种追求,符合人性。

2. 完善自我。圣人展现出来的道德品质,代表着人性中的最美好一面。追求成为圣人,就是追求自己的内心修养和道德完善。

3. 利他和利社会。圣人以仁义之心看待世界,关心天下蒼生,追求造福于人和社会。

4. 与天地合一。圣人通过精进自我修养,达到形神兼备,心性归真的高度,与天地自然之理合一。成为圣人,意味着可以达到这种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5. 超脱烦恼。圣人内心清静,正确看待名利和情欲,达到稳定、舒畅、淡定的精神状态。成为圣人,意味着可以超脱各种烦恼与纷扰,获得内心安定。

所以,人要成为圣人,最终目的在于达到生命的内在圆满,实现人性的最高理想,完善自己的品行修养,与天地自然合一,超脱一切烦恼,这些都代表着人生至高境界的追求,也是从古至今芸芸众生共同的人生理想。

成为圣人,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天下和他人。这才是成圣的最高意义。所以,姜太公、老子、孔子、王阳明等教导人们努力成圣,最终目的在于让人们找到生命真谛,并以此去利益天下。

承德张一说,总之,就是这句话:人人成圣,一个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一个是每个人成长进步的需要。这个两个需要存在了几千年,由于缺少直观明确简单易行的门槛,所以,圣人的大门几乎也关闭了几千年。今天,这扇人人都能看得明白,并且人人都可跨入的圣贤之门已经明明白白的摆在了每个人的面前,我相信,我们今天的大领导推崇的王阳明先生描绘的“人人可以成圣”的令人顶级兴奋、令人顶级陶醉的天下皆圣人的“圣境”,一定会出现。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打拼,共同铸造,共同期待。

有人一定要问:一个人的转凡成圣就这么简单吗?承德张一说,确实就这么简单。现在让我们来证明一下:

一:现阶段世界上最简明的“良知”是什么。在全世界的商品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下,无论是什么阶层的人,无论是什么信仰,无论是什么社会制度,谋利都是生存和发展的必须的同一行为和途径,这是无可否认更无法逆转的人的真性和本性,这就是老子让人们必须遵循的认识宇宙万物的根本大道——唯物主义的“道法自然”。这个时候,义利道德观的正确与否,也就是是通过“利他”的途径来谋利还是通过“损他”的手段来谋利,不仅决定着人和国家的道德品质而且还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与衰和全人类的存与亡——现在的俄乌战争导致的核弹已经开始频频涌动、日本的核污染液体已经准备排入大海危及全人类的生存安全已经引发了全世界人的惊恐,就完全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说,一个人如果能够通过学习《承德三字金经》来悟到“要取于利莫取于损”简称“取于利”三个字的大道,就是悟到了这个时代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末法时代”最大的“良知”。这个“良知”甚至可以简化到“取于利”这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都能够能读得懂的区区三个字,其已经做到了不仅“通俗易懂”且“极其简明”。

二:这个“取于利”的“良知”人人可行吗?如果这个“知”就是再良,甚至良到了极限,但是,如果其不能达到人人可行和程度,这个良知最多也只是能度个别人成圣而不能够度人人成圣。我们这里从小、中、大三个层面来证实这个问题。第一,从小的方面说。比如一个农民,他种了一辈子的地。这一生,他都通过销售自己通过劳动和汗水创造出来的粮食、蔬菜和水果获得的利润来取得他的生活资料。因为全人类社会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而用自己的劳动去努力满足社会的需求,就自然可以获得利益的支撑。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这说明:一个人或者多个人甚至所有的人都是可以通过利他的途径来谋取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利益的;第二,从中的方面说。比如说华为公司。华为公司2019年世界500强排名第61,亚洲排名第8,中国排名居首。纵横华为发展史,可以看到华为公司几十年来以德行天下,从来不做通过损人来利己的事,从来不做损害公众利益、损害国家利益和损害世界利益来满足自己公司的需要的事。而且华为也没有上市,所以也没有给任何百姓带来可能的资产的缺失,因为某只股票一旦被某些不良资本和操盘手操控,就会给散户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这说明,一个公司或者多个公司都是可以通过利他、利社会、利国家、利人类的途径来获得利益来保障自己公司利益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第三,从大的方面说。一个国家和其他国家之间可以通过利他的途径来获得发展的利益吗?也就是可以“取己国之利于利他国”吗?回答是:完全可以。我们远的不说,就看我们中国。近年来,我们国家本着互利互惠的根本原则,本着先利人后利己的基本原则,大力提倡和推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边主义理念,大力推动的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伟大事业,大力推动的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在为别的国家创造机会和利益的同时,我们国家自身也取得了丰富的利益成果,受到了许多国家的真心好评,这种符合易理的阴阳平衡,是一条前途辉煌的金光大道,这条大道,早晚有一天会通行全世界。以上三点完全证明了“取于利”的“良知”,不仅人人可行,司司(指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甚至政府机关)可行,国国可行,而且还非常光明。因为可行,所以,实现王阳明先生说的“知行合一”就毋庸置疑了。

说到这里,网友们的大脑已经恍然大悟,心情也豁然开朗了。原来,承德张一的“人人可以转凡成圣”真的是人人都能够做到的啊。有网友说,都明白到这儿了,如果你还想说“我不想成为圣人,我只想通过损人来自己”,那还不好说?如果不怕住到法律的高墙里的“号”里去,你尽管来呵!

有人问,这个世界需要人人成圣吗?

承德张一说:这正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个人成长的需要;第二,社会风气的需要;第三,国家发展的需要;第四,人类进步的需要;第五,世界和平的需要;第六,人人成圣,就是大同世界,人人成圣,就是世界大同——这是大同世界的需要。

现在再看本文开头承德张一的“只要走好这三步,人人都可以转凡成圣,也就是都可以成为梦想中的圣人”,不仅不是骇人听闻,也不是耸人听闻,而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的顺理成章。还是那句话,如果王阳明先生在天有灵,他看到“人人成圣”的愿望能够通过现代的承德张一的观点能够实现,也一定会因了却了他一生最大的心愿而感到无比的高兴。

有网友问:必须通过《承德三字金经》来悟道吗?承德张一说,那可不一定。你通过哪个途径来悟出“要取己利于利他”而“不要取己利于损他”,即“要取于利莫取于损”简称“取于利”这个人间至高大道,都可以。条条大道通罗马,悟道的途径更不止一条。

有网友说:感觉你的“人人可以转凡成圣”的观点对今天的大、中、小学生的成长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而且学生们也一定会对这个话题特别感兴趣。因为“圣人”这个词汇不仅在中国占据着浩瀚的知名度和巨大的吸引力,而且在全世界的知名度也是名列第一。为什么?因为孔圣人在全世界十大圣人中的排名名列榜首!而且从大家一致认为的“高不可攀”和“望尘莫及”到人人经过学习、领会和坚持的实践都可以达到,一定可以引起广大学生的极大兴趣。因为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如果有可能,哪个人不想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人?如果有可能,哪个人不想光宗耀祖?如果有可能,哪个人不想流芳万世?承德张一先生,你是不是可以尝试着去给各个学校的学生去讲一讲?如果学生经过你的一堂课,很可能影响他的一生,很可能就造就出许多圣人。这也是国家的需要,这也是全全人类的需要呵。承德张一说,如果承德有学校需要,我完全可以义务的为同学们去讲这个课。想当年,为承德通达中专,承德石油大学的学生们讲《张雄舰十字成功学》,讲《中国梦图腾》,确实都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有网友说,承德张一的《道德三字金经》,即解释了人类的古今中外,又照亮人的美好未来,“取于利”的观点,简直是颠覆传统的大作,又是那么的顺理成章。就这就因为你抓住人的动物性和社会性的真性和本性。一个几十年靠摆地摊为生的民间最底层草根,今天能够为了全民族的发展事业和全人类的和平幸福事业来悟道,来传授人人转凡成圣之道,实在值得为他点赞。(崇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4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