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红星新闻报道,继恋人忠诚度测试服务后,近日,网络上悄然兴起一股“买男友”风。只需几块钱,就可以拥有“男友”,嘘寒问暖、晚安问候……有网友晒出了自己和买来的男朋友聊天记录,称买来的“男友”能把女友“照顾”得无微不至。
↑众多网友发布的买“男友”视频
原来,这是花几元便可以在某购物平台上购买的“男友”,下单付款后,“男友”便和你微信聊天。红星新闻记者调查发现,买“男友”其实是同时应付多位“女友”,而用户花钱购买的,实则是一个微信号。
花钱买男友,而且还不贵,几块钱就能解决,这事听起来倒是新鲜。但仔细一看,便会发现这种玩法其实早就有了。最早的租女友、男友,以及后来的共享女友、男友,和现在的所谓花钱买男友,这些模式其实本质上都是在“用钱在买服务”,只不过这种服务扯上了男女关系而已。
↑购买时“男友”的可选项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日本玩这种模式的人,并没有局限于年轻人群体,也不局限于租男女朋友这一方面。具体来说,市面上会出现一种租赁公司,满足各个年龄段群体的相应需求,不仅能租朋友,还能租“租亲戚”、“租宠物”。
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国内,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就会有相应的生意。而这需求则来源于普通个体的一种现实孤独感。
,
↑某平台上的购买链接
一方面,随着科技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现实距离越来越远,关系也生疏了起来;另一方面,现代人生活压力大,用于情感层面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少,社交焦虑也会在现实中存在。就以现在的年轻人为例,很多人难以在现实的交友恋爱中,迈开第一步。但不能忽视的是,他们作为一个社会人,又确实需要相应的情感寄托和精神慰藉。在这样的情况下,花钱买陪聊天,买所谓的男女朋友,实际上就是在买情感寄托和精神慰藉。
对于情感寄托和精神慰藉的“商品化”,在社会层面其实有很大争议。支持方认为,这确实能让一些孤独的人获得心灵慰藉,反对方则表示,将精神层面的追求商品化,是社会人的现实倒退,因为这些情感寄托和精神慰藉,本可以通过现实中人与人的正常交往所获取。而且,将情感层面的东西和金钱相联系,前者便容易变得不纯粹,也很难买到真诚,怕只会买到套路,比如欺骗和伤害等。
↑小李和“男友”聊天截图
花钱买精神层面的服务,买到的是慰藉?还是套路?这是现实之问,至于答案,没有统一,每个人都会在实践中找到不同的答案。笔者想起了多年前看过的一部电影《最佳出价》,讲述了一个收藏家老人被一个装作自闭症的女人坑骗的故事。整个过程中,老人得到的是慰藉,还是套路,其实也有无数个答案。
但就实际情况而言,面对此类现象,还是应该追求套路少一点,慰藉多一点。就以花钱买男友为例,虽然法无禁止就可为,但还是要防范其中的风险,比如防个人隐私泄露、防骗防盗等。
↑网友和“男友”的聊天截图
但无论是慰藉还是套路,还是希望都能存在于现实生活空间当中,能让人去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尽量少些金钱的介入,用真诚去获取感情。说白了,每一个社会人儿,还是要食人间烟火,避免陷入“低欲望社会”的泥淖之中,那样,就真的无趣了。
红星新闻签约作者 默城
编辑 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