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 > 国际 >

泡菜之谜,韩国人与泡菜之间复杂又矛盾的感情

韩国和泡菜好像已经成为了一种天然联系,甚至有人夸张地说,只要一到韩国机场,就会闻到空气中浓郁的泡菜味,虽然略显夸张,但这

韩国和泡菜好像已经成为了一种天然联系,甚至有人夸张地说,只要一到韩国机场,就会闻到空气中浓郁的泡菜味,虽然略显夸张,但这正是泡菜在韩国特殊地位的写照。对于韩国人来说,泡菜代表着他们的民族文化和身份特征,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对泡菜却有着不少误解。

泡菜为什么会成为韩国的象征

泡菜在韩国原本只是普通百姓家的食物,甚至可以说是不入流的小菜。起初“泡菜”只是一个总称,并没有具体所指。对于韩国人来说,凡是经过腌制和发酵的蔬菜都是泡菜,所以“泡”指的是操作方法而不是蔬菜本身。

我们常常会把辣白菜当作是正宗的韩国泡菜,但事实上,它只是众多韩国泡菜中的一种,而且在18世纪末的时候才出现,在此之前,韩国家庭所腌制的泡菜往往都是不加辣的。如今常见的加入虾酱的发酵方法,直到1960年以后才诞生。

现在最常见的用来制作泡菜的原料是白菜和白萝卜,用盐、葱姜蒜、辣椒和虾酱发酵后制成。就像面食在我国北方一样,各个地方的人都会说当地的面食最为正宗,韩国泡菜在韩国也是如此,不同地区有不同地区的做法和特色,也会有属于各地的独特风味,所以,对于很多韩国人来说,泡菜本身就承载了每个人对于家乡味道的记忆。

1988年第24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韩国汉城举办,为了能够找到一种能够代表“韩国味道”的食物,泡菜杀出重围脱颖而出,成为了韩国饮食文化重点推广产品。泡菜愈发成为韩国正宗、传统、地道料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成为了其“食文化”的精髓所在,更是从寻常百姓家走向世界。韩国人认定,想要让韩国饮食为世界所知,最重要的就是泡上一罐好泡菜。

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腌制越冬泡菜文化”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韩国泡菜借此得到世界的认可,泡菜也成了人们认识韩国最直接有效地途径。韩国人复杂又矛盾的泡菜情结

虽说泡菜成功过从“麻雀变凤凰”成为了韩国人集体认同和民族认同的载体,但是由于研制过程中往往会加入大量蒜泥、鱼露、虾酱等一同发酵,就会使泡菜有种刺激的味道,这也让韩国人对泡菜产生出复杂又矛盾的情结。

一位韩裔美籍作家曾经在文章中描写过几个关于泡菜的细节。第一个是一位在美国工作的韩国医生,他常会被护士们抱怨说话时有股难闻的味道,医生的太太不得不大大减少腌制泡菜时的原料成分,以免老公遭到同事的嫌弃。第二个例子是这位作家的亲身经历,她出租公寓给一位日本学生,结果被抱怨冰箱里有股难闻的泡菜味,而没能谈拢。可见,虽然喜欢吃泡菜,也因泡菜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但它特殊的味道还是会给人带来烦恼。

韩国人自知这一点,因此极其看重口腔环境和口气清新。基本上所有韩国人在饭后都会用白开水漱口,冲掉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同时也中和一下嘴里混杂的泡菜、酱料味道。甚至很多人在饭后还会立马去刷牙,即使是在公共场合也不例外。虽然饭后漱口刷牙是个好习惯,但是相信很多中国人不会选择在公共空间刷牙。

除了口腔里的味道,人们还会在饭后“解决掉”衣物上的味道。这件事在泡菜上体现的不是很明显,它往往发生在烤肉店和火锅店内,很多韩国餐厅都会在结账的地方摆放衣物除臭剂,以便让客人去除身上的味道。

这种矛盾的情感似乎无法解决,人们一方面不能舍弃食用泡菜,更不能让这个代表韩国饮食文化的食物“失传”,但是另一方面,美味的泡菜在人们酒足饭饱后的残留味道却成了遭人嫌弃的异味,只能依靠各种手段来除掉这种味道,也算是对泡菜的一种尊重和爱戴。

特殊味道承载的喜与愁

不仅是味道被嫌弃,就连“泡菜女”“大酱女”也成了带有贬低意味的名词,这两个词在韩国经常被用来形容长相平平,但是又爱慕虚荣的女性,从中很容易看出其浓浓的讽刺意味。由于泡菜和大酱都带有刺激气味,这种味道被认为不高级,甚至有些低俗。原本的食物味道,却成为了诋毁他人的代名词。

这种尴尬的情况并非只发生在泡菜上,凡是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比如韩国的大酱、清麴酱,日本的纳豆,法国的奶酪,中国的臭豆腐。

为了能够使得传承度和接受度两全,这些重口的食物纷纷开始了改良,制作出味道没那么刺激的新口味,希望能让人们重拾对这些传统食物的喜爱。泡菜、大酱、清麴酱都开始变得寡淡,并冠以“健康食物”以招揽食客,纳豆则用各种处理方法,试图减弱其本身的苦涩和臭味,臭豆腐店里也开始售卖与之相反的“香豆腐”,传承这些带有特殊味道的食物似乎格外艰难。

这些重口味的食物中好像只有奶酪得到了“幸免”,辛辣且带着绿色霉菌的的“蓝纹奶酪”更是成为被誉为“奶酪之魂”的高级食品,法国人对它的喜爱往往带着骄傲,维持它的原味不迎合任何人的喜好,这可能才是隐藏在食物背后真正的文化自信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4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