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 > 国内 >

大悟:一帮一扶传真情,一点一滴用真心

今年4月,县里对县直驻村工作队和结对帮扶责任人进行更换和调整,经院党组研究决定,刘刚同志工作能力强,善于做群众工作,是第

今年4月,县里对县直驻村工作队和结对帮扶责任人进行更换和调整,经院党组研究决定,刘刚同志工作能力强,善于做群众工作,是第一人选。谁都知道驻村帮扶工作是一条艰苦而漫长的道路,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在他刚接到这个通知时便一口答应了下来,只说了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没多久,他便从卷山案海中和年轻干警朱祥生同志一起拧着大包、小包,第一时间奔赴到精准扶贫第一线,自此,他便成了黄站村的“第一书记”。

用心第一,将扶贫工作当做家事。初到黄站村,刘刚和朱祥生对这里的扶贫工作毫无头绪,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于是他们便采用了最“笨”的办法——逐户摸查。为了能见到每一户每一人,他们尽量选择在雨天或者乡亲们吃晚饭的时间走村入户“摸家底、套交情”,全村615户,2243人,他们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入了410余户,并对所有贫困户进行核实、摸底、再确认。因冒雨赶路他们经常不慎滑倒弄得满身泥泞,因三餐不定,刘刚胃部不适甚至住进了医院。现在,走访入户早已成为常态,在他们的扶贫日记本上,全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和困难写的密密麻麻,哪家有几口人,种了几亩地,劳动力在哪里务工等都了如执掌,现在的刘刚已然成了黄站村的“活地图”,他们将扶贫工作当做家事来做,逐渐赢取了乡亲们的信任。

用情第一,让贫困户将自己当成家人。在刚开始开展驻村扶贫工作时,乡亲们看到刘刚和朱祥生都感觉是城里来的两位干部,认为他们干不长。尤其是朱祥生入户时西装革履,带着眼镜,说着普通话,甚至被村里当成了暗访组的成员,闹出了不少笑话。他们进行了深刻反思,从那以后,村里少了一位西装革履、脚蹬皮鞋的朱祥生,多了一名戴着草帽、穿着球鞋,在日头下帮留守老人拔花生、晒谷子的小朱;少了一位起初被乡亲们认为干不长的城里干部,多了一名扎根山沟、村庄、地头的第一书记。他们和村部两委一起深入开展“三走遍”活动。刘刚曾笑着说,入户次数多了,有的贫困户家里的看门狗都不再乱叫了,似乎将自己当成了家人,有时候入户结束离开时,家中年迈的老人家还会颤颤巍巍的追出来向他们怀里、口袋里塞满花生、瓜子,那一刻他说他觉得我们不是帮扶人和被帮扶人,而是亲人。

用力第一,以实际行动为黄站村造福。自打成了第一书记,刘刚和朱祥生始终立足服务群众,在解决乡亲们的实际困难中丈量脱贫致富的步子。他们在中秋节自筹经费为贫困户送去洗衣粉;利用国家健康扶贫政策的帮助,为中风看病花去六七万元的贫困户在医保报销部分费用后又向民政部门申请大病救助,为该贫困户实现了“零付费”,并鼓励他保重身体、克服困难,乐观生活。在检察长田俊明的带领下,到黄站开展“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向留守儿童们捐赠学习用品等;他们不仅向本院申请,还四处奔走向县水利局、民政局等单位申请经费用以修缮整治陈海松烈士故居前的塘堰。在黄站村对一起因家庭邻里纠纷而引发的刑事案件中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促成双方达成刑事和解,化解矛盾....他们用一次次的实际行动切实提升了乡亲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着力量。

在精准扶贫的路上,刘刚和朱祥生只是这个群体的两个代表,也只是精准扶贫事业中的一个缩影。扶贫路上没有轻松与写意,只有担当与奋斗,在今后的帮扶工作中,我们会继续用心用情用力实实在在做好脱贫攻坚这件事儿,让孩子们有书读,让乡亲们会看医、能就业、有收入、日子越过越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4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