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健康 > 养生 >

临床研究结果出炉,法匹拉韦如何对抗新冠病毒?

3月1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张新民公布了“法匹拉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3月1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张新民公布了“法匹拉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研究”的初步结果,提示法匹拉韦可能通过加快病毒清除而达到缓解COVID-19进展的疗效。鉴于法匹拉韦安全性好、疗效明确、药品可及,经过科研攻关组组织专家充分论证,科技部已正式向医疗救治组推荐,建议尽快将法匹拉韦纳入诊疗方案。

早在2月15日,法匹拉韦就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批准上市,成为首个在COVID-19疫情期间批准上市的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成人新型或再次流行的流感(仅限于其他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时使用),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

法匹拉韦(favipiravir)是一种新型的RNA聚合酶抑制剂,作为甲型、乙型流感的抗病毒治疗的又一利器,于2014年3月在日本获批上市。研究表明,除流感病毒外,法匹拉韦可能还对多种RNA病毒展现出良好的抗病毒作用,如埃博拉病毒、沙粒病毒、布尼亚病毒、狂犬病毒等。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冠状病毒,是具有外套膜的正链单股RNA病毒,从机制上讲,法匹拉韦对新型冠状病毒也具有潜在的抗病毒作用。

那么,法匹拉韦是如何发挥抗病毒作用的呢?

法匹拉韦发挥广谱抗病毒活性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现有证据支持的是其能够选择性抑制与流感病毒复制相关的RNA聚合酶,在体内可被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法匹拉韦呋喃核糖基-5’-三磷酸肌醇(法匹拉韦RTP)。法匹拉韦RTP结构与嘌呤相似,能与嘌呤竞争病毒RNA聚合酶,导致其被病毒RNA聚合酶错误地识别,并插入到病毒RNA链或与病毒RNA聚合酶结构域结合,诱发致命性突变,阻碍病毒RNA链的复制和转录。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展的非随机对照试验“法匹拉韦联合干扰素治疗新冠肺炎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方面,法匹拉韦治疗组(35例,第1天3200mg,第2~14天,1200mg/d,分2次口服,疗程至病毒清除或最长14天)患者的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中位值比对照组(45例,口服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400mg/100mg,每日2次)明显缩短,分别为4天(2.5-9天)和11天(8-13天),具有显著差异(P<0.001)。在胸部影像学改善方面,疗程第14天治疗组与对照组胸部影像学改善率分别为91.43%和62.22%。法匹拉韦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

3月20日,预印本平台medRxiv公示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等医疗机构的一项法匹拉韦治疗COVID-19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对于普通型COVID-19患者,试验组(使用法匹拉韦,116例)的7天临床恢复率为71.43%,明显高于对照组(使用阿比多尔,120例)的55.86%。针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在退烧、止咳时间方面,法匹拉韦的疗效也均优于对照组。该研究中法匹拉韦的临床不良反应可能包括肝功能异常、精神症状等。

军队前方专家组发布的《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诊疗方案(试行第一版)》中,推荐法匹拉韦可用于抗病毒治疗。成人首剂1600mg(1次/12h),次日开始,维持量600mg(1次/12h),疗程7~10天。可联合α-干扰素雾化吸入。

据介绍,法匹拉韦上市以来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在治疗COVID-19的临床研究中,也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在日本和国际多中心的法匹拉韦Ⅲ期临床试验中,共有501例患者参与评估,其中不良反应100例(19.96%),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尿酸增高24例(4.79%)、腹泻24例(4.79%)、中性粒细胞减少9例(1.80%)、谷草转氨酶增加9例(1.80%)、谷丙转氨酶增加8例(1.60%)。

临床应用法匹拉韦时,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1、与奥司他韦合用时,两药的血浆中浓度均未见影响。

2、与泛昔洛韦和舒林酸合用时,法匹拉韦有可能降低这些药物的疗效。

3、与茶碱合用时,法匹拉韦血药浓度升高,可能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4、与瑞格列奈合用时,由于CYP2C8被抑制,瑞格列奈血药浓度增高,有可能引起副作用。

5、与吡嗪酰胺合用时,可促进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使尿酸增高。

6、与对乙酰氨基酚合用时,肝损伤的发生风险低,但需监测肝功能。

7、与转运蛋白的底物合用时,法匹拉韦对P-糖蛋白(P-gp)的抑制作用弱。

随着法匹拉韦被科技部推荐纳入COVID-19诊疗方案,该药获得了更多的社会关注。法匹拉韦的作用机制、治疗COVID-19的临床试验初步结果、诊疗方案推荐意见以及临床使用的注意事项等是医生、药师认识这一药物的重点。期待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获得更多的临床试验数据。

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光明网科普事业部联合发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0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