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原创 刘备称帝后不顾赵云劝阻,非要出兵东吴,有五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刘备称帝以后,不顾赵云劝阻,迫不及待的出兵讨伐东吴。那么刘备为什么要执意出兵讨伐东吴呢?赵云的设想不具有可行性赵云说假如

刘备称帝以后,不顾赵云劝阻,迫不及待的出兵讨伐东吴。那么刘备为什么要执意出兵讨伐东吴呢?

赵云的设想不具有可行性

赵云说假如刘备讨伐曹丕,关东义士一定会带着粮草骑着战马响应,可是后来已经证明赵云的想法太天真,诸葛亮北伐之时,魏国又有几个人响应了?赵云说先消灭魏国,东吴自然会臣服,然而,连东吴都消灭不了的话,拿什么去消灭魏国?因此,赵云的设想,有点太想当然了,不具有可行性,根本无法说服刘备。

天下舆论认定刘备会讨伐东吴

曹丕曾经与群臣讨论过刘备是否会进攻孙权为关羽报仇的问题,魏国群臣一致认为,刘备肯定会为关羽报仇,孙权本人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一方面向刘备求和,一方面向曹丕称臣,当时整个天下的舆论都认为刘备会出兵讨伐东吴,给关羽报仇,假如刘备没有出兵给关羽报仇,那么天下人都会嘲笑刘备不仁不义,都会说他们看错了刘备。

“义”,是蜀汉政权维持的根本,假如刘备不出兵讨伐孙权,反而与仇敌联合,不仅会让天下人耻笑,也会让蜀汉将士寒心。受到舆论影响,无论刘备内心是否真的想要讨伐东吴,他都必须这样做,以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以给蜀汉将士一个交代。

背信弃“义”比敌人更可怕

曹魏,本来就是蜀汉的敌国,两国交战,各有损伤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也不会引起多大的仇恨。但是东吴不同,东吴原本是蜀汉盟友,孙刘可是签订了湘水盟约的。在关羽北伐最关键的时期,孙权却让吕蒙袭取荆州,导致北伐功亏一篑,荆州失守,关羽败亡,蜀汉几乎失去一统天下的可能,背信弃“义”者,往往比敌人更可怕。如果是敌人,至少知道随时防范,不会与之过多接触,可是朋友就不一样了,想想某一天和朋友把酒言欢,毫无防范之下被朋友从背后捅了一刀的感觉。孙权今天能够捅刘备第一刀,明天就能好捅刘备第二刀,因此,比起敌人曹丕,背信弃“义”的孙权,更值得刘备讨伐。

孙权称臣曹丕,代表背叛朝廷

孙权派遣吕蒙袭取荆州,擒斩关羽以后,心知刘备很大可能出兵为关羽报仇,为了避免腹背受敌,在曹丕称帝以后,孙权迫不及待的向其称臣。刘备自认为继承了汉室正统,曹丕是篡位的逆贼,可是孙权不仅背叛共同对抗曹贼的盟约,而且向曹贼称臣,在刘备的角度看来,孙权称臣刘备,代表背叛大汉朝廷,刘备既然是大汉天子,自然要出兵讨伐逆贼了。

荆州,是隆中战略的关键

早在刘备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就指出: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荆州,是实现刘备集团的隆中战略的关键,失去了荆州,就无法进取中原,同时益州北上秦川的那条路线,也面临了更多的艰难险阻。

首先是粮草问题,蜀道艰难,无法从荆州运输粮草支援秦川,导致蜀汉北伐之时经常陷入粮草危机。

其次,原本有荆州兵在,魏国中央军根本不敢调去支援西线,据晋书记载,每次诸葛亮北伐,西线边兵根本不是汉军对手(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辄不及事机),每次魏国都得调动洛阳中央军去支援西线,因此,哪怕是只从益州出兵北伐,荆州都能够起到牵制魏国中央军的关键作用。失去荆州,意味着隆中对的计划化为泡影,为了使得隆中战略能够继续实施,不说消灭孙权,刘备一定要夺回荆州。

那么刘备有没有考虑过假如伐吴失败会有什么后果么?笔者认为他是考虑过的,但是此时,他已经别无选择。

参考文献:

《三国志》

《晋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0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