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欲用而无所用—齐景公不用孔子之谜

上一篇文章,咱们讲到齐景公三次问政于孔子,齐景公明明非常赞赏孔子的治国主张,最后却不能任用孔子,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上一篇文章,咱们讲到齐景公三次问政于孔子,齐景公明明非常赞赏孔子的治国主张,最后却不能任用孔子,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

齐景公对孔子的政治举措有一个相当周详思考的过程,最终齐景公断定孔子所提倡的政治主张在其时的齐国并不能推行下去,这是由齐国的社会政治现实决定的。

首先,齐国的文化风俗讲求"尚利",其国策历来为"尊贤尚功"。齐、鲁文化虽然都是由东夷文化与周文化混杂而成,但相比较而言齐文化受东夷文化的影响更深,而鲁文化则深受周文化的熏陶,正是因此使得整个齐国的国策偏重于简政从俗、尊贤尚功且极重实利,而鲁文化则表现为崇礼尚仁、尊尊亲亲。孔子整个的政治思想主张带有鲜明的鲁文化的特征,这在先秦时期齐、鲁文化差别较大的情况下为齐人所不容。孔子其时尚未有显赫的从政经历且其家族已相对没落许久,倘若孔子客居齐国而齐景公骤然将其提拔为显贵大臣,这一点在春秋时期的齐国是不可能实现的。对于这一点,孔子是很有见地的,既"孔子见齐景公,公悦焉,请置廪丘之邑以为养。孔子辞而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受赏。今吾言于齐君,君未之有行,而赐吾邑,其不知丘亦甚矣。""

其次,齐国之政局同当时大多数国家一样是掌握在卿大夫贵族世家手里的,高氏、国氏、鲍氏等历来执掌国家大权;同时,自庄公时期起,庄公至简公,这是齐国公族与卿族、卿族与卿族反复斗争的时期,其中崔、庆、高、栾、晏、管、鲍,一时俱尽,只剩下陈氏一族。齐景公时期,景公将高唐赐给陈氏,"陈氏始大",而"陈(田)氏夺取政权的关键,并不在于陈氏宗族的强大,而在于他们具有相当高明的政治才能,善于掌握各种时机,运用各种手段,甚至包括适度地抑制本宗族的发展。这样,就在复杂残酷的宫廷政治中,纵横捭阖,左右逢源,终于稳妥地、一步步地战胜了政敌、夺取了政权。除了晏子,齐国上层各个统治集团的首脑人物,没有像陈氏那样冷静、果断和足智多谋的了。"晏子本人也言"此季世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公弃其民,而归於陈氏。"在这种卿族斗争空前激烈的局面下,各家卿族是不会允许孔子实行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举措的。

最后,齐景公与孔子在政治理念上有着极大的不同。"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美哉国乎!郁郁芊芊,若何滂滂去此国而死乎?使古无死者,寡人将去斯而之何?""同时,齐景公"好治宫室,聚狗马,奢侈,厚赋重刑"可以说,齐景公既是一位雄才大略且积极进取的君主,但同时他又是一位积极享乐、不识民间疾苦的统治者;而孔子一生则力求实现其最高政治理想"道"。两者在政治理念上的不同是导致齐景公虽然赞同孔子的政治主张但并不会任用孔子为政。

齐景公奢侈的殉葬马队

齐景公作为一个极其成熟的政治家,他在任用孔子之前,不可能不对任用孔子所带来的政治影响有所考虑,而以上三点齐国的社会政治现实实质上已经决定了齐景公不可能任用孔子为政。至于晏婴反对齐景公欲用孔子的进言,崔述认为该段语言"出自战国人之口,明甚!而其文之浅陋,亦似战国、秦、汉,绝不类《左传》、《孟子》所述者。"而对于晏婴是否在此事上反对景公任用孔子,笔者已在《亦师亦友亦敌手——孔子与晏婴》一文中加以解析。

总之齐景公在齐国社会政治现实的考量下,并不打算任用孔子为政,其间或有谗言。因此,"后景公见孔子,不问其礼。"此后,齐景公言欲待孔子以季、孟之间,笔者认为如果结合当时的政治局势,齐景公这句许诺则为虚假之言。其时以季氏为首的三桓已将鲁昭公驱逐至齐国,三桓之所行在被时人视为背君篡国之举,那么景公待孔子以季、孟之间作何解释?所谓待孔子以季、孟之间,名为敬重孔子实为讽刺鲁国国政。孔子是一个极具政治洞察力的人,对于齐景公这一说辞的意图不可能不清楚,一定程度上讲,这一时期孔子离开齐国已经不可避免。

其后,齐大夫欲害孔子,其时的齐国卿族之间的斗争异常激烈,而孔子为此向齐景公以"君君、臣臣"的政治举措来改变这一局面,这就使得孔子成为了齐卿族大夫的"眼中钉"。他们对于孔子是必欲除之而后快,孔子的人身安全由此受到了严重威胁。孔子以此告景公后,景公以"吾老矣,弗能用也"的说辞回复孔子,这里反映出了两点重要的信息:其一,齐景公并不真正打算任用孔子,如若景公真的欲用孔子,那为何在孔子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都不能给予孔子以强有力的保护呢?其二,其时的齐国政局已经相当混乱,孔子客居齐国而受到齐景公的礼遇,齐国大夫欲害孔子而齐景公却无能无力,齐景公以一国之君尚不能保全孔子之安全,可见其时齐国之政治乱象。在这种形势下,孔子为了自身与弟子的安全就必须离开齐国了。

孔子居齐是孔子在鲁国以外列国求仕的一段重要经历,一定意义上讲,这是孔子第一阶段的"周游列国"。至于孔子居齐的时间,历代学者争论较大。清江永所著《乡党图考》证为一年,钱穆先生的《先秦诸子系年》则考订认为达七年之久。笔者窃以为夫子居齐时间应该不会太长,但应有一两年的时间。

孔子适齐事发突然,三桓逐昭公,昭公奔齐,孔子亦奔齐。而孔子居齐期间,齐景公多次见孔子,景公三见孔子绝非偶然,实际上两者之间是抱着进行政治合作的意图加以接触的。在孔子向齐景公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后,齐景公对于孔子的政治主张有一个周详考虑的过程,齐国"尊贤尚功"的社会风俗、齐国国内卿族内争激烈的政治局面、齐景公与孔子政治理念上的不同这三点决定了齐景公不可能任用孔子为政的最终结果。而齐国卿族大夫等对孔子的敌视则是出于对自身政治利益的考量,所谓"齐大夫欲害孔子"是当时齐国卿族大夫敌视孔子的真实写照,但他们的做法本是无可厚非的。孔子居齐受赞善而不受任用,是其时"礼崩乐坏"、"王纲解纽"政治现实下的必然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此后孔子周游列国的结局。

虽然孔子未能在齐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却依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文化上,继孔子适齐后,孟子同样来到齐国宣扬自己的思想,荀子更是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一职,这就使儒家思想扎根于齐地,为汉代齐地儒学的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孔子适齐期间对齐国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就为田常杀齐简公后,孔子请求鲁哀公讨伐田常一事埋下了伏笔;同时,适齐为孔子以后周游列国积累了经验,丰富了孔子个人的经历。这也许是夫子意料之外的收获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0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