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没有这位山东老农,大明真迁不了都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说起明朝二百多年的风云变幻,朱棣迁都北京无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大明迁都北京后, 极大地威慑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说起明朝二百多年的风云变幻,朱棣迁都北京无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大明迁都北京后, 极大地威慑了北方游牧民族,再加上江南财富的加持,终于形成了“会西北之戎马,用东南之财富,无敌于天下”的永乐盛世。

然而,朱棣迁都北京并不容易。明朝开国后,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一直处于歇菜状态,以至于在畅销读物《明朝那些事》中,作者当年明月毫不客气地吐槽明朝的漕运就是两个字:“不通”!

没有畅通的漕运,何谈漕粮运输。这个关乎明朝经济基础的重要问题,一度成为了困扰朱棣迁都的瓶颈,直到一位平民老头的出现,才将这个影响迁都的世纪难题迎刃而解。

那么,这个圆了朱棣的迁都梦的平民老头,究竟是谁呢?

一、漕运之苦

要说这位帮助朱棣迁都的平民功臣,还得从明初的疯狂基建说起。

早在朱棣登基前,朱元璋就已经当了一次基建狂魔。这位大明的开国之君,不但在全国修筑了四万多堤坝,还整治了四千处河道,算是将拉动GDP的大小工程几乎干了个遍。

然而,这么多工程中,偏偏没有治理京杭大运河的身影。这并非朱元璋不想疏通运河,而是因为京杭大运河的淤塞,本身就是元朝人留下的大坑。

在京杭大运河中,最核心的一段是会通河。当初元朝人开凿这段运河时,犯了一个地势选择不合理的错误。从天井闸往北流的水,所经过的地区中间地势高,两边地势低,这其中又以南旺一带的地势落差最为严重。

因此,每逢枯水季,南旺一带经常浅阻,使漕运无法进行,直接影响了京杭大运河的运输能力。

二、白英治河

大运河的先天缺陷,带给了朱棣无尽的烦恼。为了顺利完成迁都,朱棣不惜在永乐九年,派宋礼带领30万民夫治理会通河,此后宋礼带着人拓宽全河,又将河床加深了3尺,却始终无法解决南旺一带浅阻的问题。

就在30万民夫束手无策之际,一位名叫白英的平民,向明王朝献上了一条治理会通河的妙计。白英建议宋礼带人沿着运河,修筑“南旺水柜”。然后以汶河为水源,在运河高点东平修筑戴村坝,并将汶河的水汇集至此,向西注入“南旺水柜”。

这之后,再对“南旺水柜”的水进行分流,使十分之六的水向北流到临清,汇入卫河;另外十分之四的水向南流到济宁,汇入泗水和淮河,这样便能一举解决大运河浅阻的问题。

可以说,白英独具特色的巧妙设计,不仅有效填补了元朝人留下的大坑,还开启了大运河水流“自动化”的新纪元。从此后,大运河告别了靠天吃饭的时代,开始以“水柜”设计调节水量,开创了水利史上的一大先河。

不仅如此,白英还结合他长期的实践经验,向宋礼提出了加高山东西部一段运河的河床,使运河河床高于流经此地的黄河,从而保证了黄河泥沙无法流入运河,有效解决了几百年都无法解决的黄河泥沙淤塞运河问题。

在白英的巧妙设计下,整个京杭大运河从南到北终于完成了全线疏通。有了京杭大运河这条运输大动脉后,明王朝再也不用通过海运来运输南北货物。江南每年运往北京的四百万石粮食,全部通过京杭大运河一键直达,困扰朱棣迁都的瓶颈,就这么在平民白英手中完美解决。

更为重要的是,有了畅通的京杭大运河,南北人员往来日益频繁,带动了运河沿线城市的发展。而随着南北经济交流与商贸往来不断,也促使明王朝的国力不断腾飞,从而走向了新的辉煌。

三、造福后世

明王朝靠着大运河迎来经济腾飞时候可能不会想到,白英巧疏会通河的奇特设计,不仅让大运河成为了明代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还在几百年后的清代,惊羡了慕名而来的外国人。

据《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记载,当年外国公使的船队走到会通河段最高点时,看到汶河河道与运河河道在这里成直角交叉,两河一条向北流,一条向南流,当地传说如果在这里抛一束棍棒,那么棍棒也会随着水流分成南北两个方向。

古老的传说引起了外国人强烈的好奇,在《荷使初访中国记》中,就记载了外国友人们,在南旺附近投了九根小木棍到河中,结果真的有六根木棍流到北面,另外三根流到了南面。

巧妙的治河设计,不禁让英国使者与荷兰使者叹为观止。而汶河在白英的打造下,呈现出的“三分下江南,七分朝天子(北行)”的分水流向,更是让大运河在清代继续发挥着南粮北运的重要作用,不断造福后世百姓。

简单的一条河,却见证了中国人无尽的智慧。即使是百年之后的今天,白英治河的壮举,依然值得我们无限崇敬。

参考资料:晁中辰《明成祖传》、曹坎荣,徐洋《中国古代能工巧匠》、胡梦飞《明清时期外国人视野中的京杭大运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0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