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昆虫中的皇帝,与人类关系密切,史书上到处都是它们的身影

要说到与农业关系最为贴切、对昆虫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昆虫类群,蝗虫无疑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虽然在昆虫家族中,蝗虫的形态与演化

要说到与农业关系最为贴切、对昆虫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昆虫类群,蝗虫无疑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虽然在昆虫家族中,蝗虫的形态与演化程度不是最高等级,但通过"蝗"这个字便可以看出,古人对于这类昆虫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其他类群。"蝗",即虫之皇帝。之所以将蝗虫这类昆虫命名为含有如此上层意义的文字是因为蝗虫自古以来便和民生有着重要的关系,是因为它们可以直接干扰到皇权的稳定。观中国几千年历史,每当蝗虫大发生而演变至蝗灾时,往往会发生各式各样的人间悲剧,引发各地纷纷起义,甚至造成朝代的更迭。

名副其实的大食客

蝗虫是昆虫界的大食客,它们不管是幼虫时期还是成虫时期都以各类农作物为食。这是一种群居动物,这种昆虫遍布我们的家园,甚至我们家后面的野地里都随处可见。有些人称它们为"蚂蚱",这种昆虫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它是一种不完全变态昆虫,最后一次脱皮以后长出宽大的翅膀,具备短距离飞行的能力。有一些变异品种具备远距离飞行的能力,它们成群结队,所到之处都被吃的干干净净。

中国古代历史中的蝗虫

宋朝的《河南通志》中曾形象地记载了蝗灾发生时的惨状:"洛阳蝗,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父子、兄弟、夫妇相食死亡载道…"因此,历朝历代的皇帝均对蝗灾有着足够的重视。正如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所说的那样:"凶饥之因有三:水、曰旱、曰蝗。"据史书记载,在唐太宗李世民执政期间,曾发生过一次较为严重的蝗灾,灾情扩散迅速,没过多久便已直逼长安城。正巧某次李世民与众臣前往长安郊野考察民情,看到了大批受难的灾民,询问后才知道由于蝗灾严重,已经造成了部分地区"易子而食"的惨状,极为痛心。所谓"易子而食",是指在饥饿难耐的情况下,百姓之间相互交换孩子杀掉吃肉充饥的无奈之举。

在封建社会中,皇帝贵为天子,君权天授,若有灾情发生,则通常会考虑是自己做出了有违天道的事情。李世民因"玄武门之变"一直耿耿于怀,得知蝗灾严重,便率先想到是上天惩罚自己曾经的过错而制造了这场灾难,十分愧疚。回宫后的几天,便颁布了向天下忏悔的《罪己诏》,其中写道"宁食我骨勿食我黍"的经典语句,被后人看作是其爱民如子的佐证。

除了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发生过蝗灾外,唐德宗李适在刚刚登基时同样发生过极为严重的蝗灾,且此次灾情被记录在了《旧唐书》中。通过简单的文字,我们也能从中看到蝗虫大量发生时的景象:"唐贞元元年,蝗,东白海,西尽河陇,群飞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

蝗灾与祭祀

蝗灾发生时,生灵涂炭,社会动荡不安。古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无论皇家还是民间,都衍生出了一些相关的文化。如每年皇帝在祭祀时,都有专门祭拜掌管农业神明的内容,以求顺利丰收。在民间更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或内容,且更加细致化。例如针对蝗灾,便有着"祭刘猛将军"的有趣习俗。

刘猛将军,是一位主司驱蝗的神明。对于其名称的考证,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认为这是一名叫刘猛的将军;第二种认为这是一名姓刘的猛将军。不过,在历史文献中,名叫刘猛的将军仅有东汉时的一名司隶校尉,但此人无论与蝗虫还是农业均没有太多交集,以至于目前普遍认为这名驱蝗的神明是姓刘的猛将军,且最具可能性的原型为南宋名将刘锜。旧时刘猛将军的神像,经常手持一把玉如意,身后飞鸟环绕;或手捧一个玉盒,盒内装着一只蝗虫。百姓认为若在每年春、秋两季对其进行祭拜,便不会有蝗灾的发生;反之若有怠慢之举,触犯神明,他便会将手中玉盒打开,将蝗虫酒向人间,造成蝗灾的发生。

在古代的中国,刘猛将军的庙宇众多,且以江南苏州等地香火最盛。根据清代文士顾禄所著的《清嘉录》中记载,每年的正月十三日,所有江浙地方官员便要在城中组织祭祀刘猛将军。在祭拜时会摆上两支非常巨大的蜡烛,这两根蜡烛可连续不断地燃烧近半个月之久。百姓在此时也会抬着刘猛将军神像在街上行走,还有一些地方的民众会抬着刘猛将军神像在农田中飞奔,并以不断跌倒为,场面十分壮观有趣。这个活动也被称为"迎猛将"。这样的活动根据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祭祀时间据《紫堤村志》记载,在上海地区的民众往往会挑选农历八月十八日祭祀刘猛将军场面一样宏大,热闹非凡。

除了祭祀刘猛将军外,在全国各地和各个民族中还有着众多不同的农事祈愿活动。如在安徽寿春等地,每年正月十九,当地的汉族妇女便会把米炒熟,将其放在墙壁裂缝等隐蔽地方,并大声喊出代代流传的民谣,以祈祷昆虫及其他动物在这一年不干扰人们的生活。

纵观中国由昆虫衍生出的民俗活动中,因蝗虫而发展产生的内容占据着最大比例。从公元707年至1949年,明确记载的各地蝗灾便有2000多次,相当于平均每年约有2次蝗灾发生。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历代昆虫学家不懈努力,才终于了解清楚蝗虫的习性与发生规律,并找到了加以控制的有效方法。到今天,蝗灾出现的概率急速降低,但古时人们与蝗虫相互对抗而产生的文化,却一直流传了下来,虽然蝗虫灾害目前已经不是农业主要灾害,但是人们也应当随时警惕这些大食客,继续加深对它们的研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0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