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颇具传奇色彩的马周,为何仅存的一首诗,就能凸显他的才情和造诣

本文乃“轻舟已过万重山坡坡”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凌朝浮江旅思马周太清上初

本文乃“轻舟已过万重山坡坡”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凌朝浮江旅思

马周

太清上初日,春水送孤舟。山远疑无树,潮平似不流。岸花开且落,江鸟没还浮。羁望伤千里,长歌遣四愁。

初日

马周,是唐初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贞观年间,他以一个布衣的身份来到长安,做了武将常何家的门客,经常代常何起草奏章。唐太宗奇怪常何奏章写得如此之好,常何据实报告。太宗立即召见马周,经一番交谈,深受太宗赞赏,立即授以监察御史,后累迁至中书令。《全唐诗》说他有文集十卷,但都散佚了,只“存诗一首”,而且这仅存的一首,题下还注“一作韦承庆诗”。见一斑以窥全豹,尝一脔而知一鼎味,我们也由此可见马周的才情和造诣了。此诗写诗人凌晨泛舟所见及其在旅途中的心情。

马周以一个布衣的身份来到长安

首联“太清上初日,春水送孤舟”。意谓:清晨一轮刚刚跃出地面的朝日,冉冉升上了万里晴空,一江春水上行驶着一片孤帆。“太清”一作“天晴”,即天空。古人认为天是由清而轻的气体所构成的,故称天空为“太清”。首句其实是“初日上太清”,为协调上下句的平仄而改。把船行水上,说成水送孤舟,多了一份温情,这两句是点题。颔联紧承上联,描绘诗人在舟中远望所见的景色。上句说,放眼两岸,天高地远,那地平线上影影绰绰的远树细为一线淡淡的绿痕,浮于天际,几近于无。这景象与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中的“天边树若荠”相似。

一片孤帆

孟在山上眺望,距离稍远,乃可见天边树木参差之状,故说犹如荠菜;马是在舟中望远天,距离极远,则疑如无树了。下句说,江水浩森,水波不兴,因为原野开阔,水与岸平,看不见水流的相对运动的标志,所以诗人望去,仿佛整条大江都凝然不流似的。“疑无树”,“似不流”,这是诗人的错觉与幻觉,状景新鲜、奇警,真切地传达出了内心的疑感与惊奇之感。天远有树而疑无树,潮平实流而似不流,这是每一位乘舟远行者都能遇到的景象,但要把它准确地描绘出来则十分艰难,而诗人仅用了十个字就生动、细致准确地描写出来,可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江水浩森

颈联继续写景:两岸无数的杂花自开还又自落,江中的水鸟时而钻人水中,又时而浮出水面。望着这眼前之景,诗人似乎若有所思:这岸花的自开自落,未免太寂寞了,无人赏识,“寂寞开无主”,不是有如士之不遇么?这江鸟乍没还浮,不是有如人生前途难以把握么?当然,这些诗人都没有明言,而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情感,诗人在诗的末尾点明了写诗的缘由:在旅途中,放眼四望,但见遍地疮痍,不由得“目极千里兮伤心”,我要放声高歌,用它来消遣我的忧愁。这首诗在艺术上值得注意的是错觉描写。

江中水鸟

错觉和幻觉是诗人对真实世界的“歪曲”或虚幻的反映,但它却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它们往往能从独特新奇的角度,揭示出客观自然美和诗人的心理状态,产生逼真传神、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错觉和幻觉的描写,大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疑”、“似”、“欲”、“若”等提示词语,读者一看就知道这是错觉描写,而不致于误认为是真实的情景。这首诗即属此类。另一种是不用提示语,把错觉中之景当成实有之景来描绘,读者须经过一番思索,才能领悟到这是错觉描写。这种手法,较之使用提示法,诗的意味更为浓郁,诗人们更乐于使用,创造了不少锦言妙语。

自然美景

如杜甫写探亲途中,“我行已水滨,我行犹木末”(《北征》)李洞写夜行于山路“峰前野水横官道,踏着秋天三四星”(《送僧清演归山》);王安石写打开面山窗户的一刹那间,“两山排闲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苏轼写船在水中起伏,从船看山,“青山久与船低昂”(《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陈与义写顺风顺水行船,速度极快,“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襄邑道中》)等等,都是同一机杼。再有一点,此诗通篇都用对仗,却气机流动,毫无板滞的感觉,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19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